一開始是品檢跟包裝,再來是換模具
這應該一年就可以學得會了,不然就是你們公司很少換模具
因為南部螺絲廠都是接量很大的單,但是利潤非常低,就是要衝量
而我們中部的螺絲廠比較會接少量的單,雖然利潤較高,但常常要換模具
而且常換模具的缺點就是機台容易壞
所以很快你就會學到怎麼修理機器 XD
參考書我沒看過,都是我們廠長教的,有空就去幫師傅的忙
幫久了他自然會教你一些,然後你最好是多問幾個,你會發現每個人講得可能都不一樣
如果你能學會設計模具與開發,那才是真正的師傅
只會換模具的話,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多沖程成型機,
大部份的技術都在模具設計,不過通常模具設計大概是廠長的工作⋯
一模二沖的話,換模具的技術就需要比較強了,
因為模數少,有時要用到活動模(也有人叫雙層模)
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打法,可以打比較高倍數的頭型出來
我個人是覺得,多去幫師傅的忙,然後有問題就問,會學比較快
師傅在試模的時候,你就可以看他每一模是如何成型
雖然他不一定會跟你講實話,但是看久了你就會分辨了
布萊德雪特 wrote:
螺絲這東西大概只能去...(恕刪)
讚成布德學特大大所提的:在小公司學的比較多。
此外,若能找製造白鐵螺絲的工廠更好,單量較少、牙板易耗損,練習機會更多!
學徒階段,該如何學習?請不要看不起雜事,我們從小事情培養長遠的能力。
例如:清洗車台雖然又油又髒但可觀察師傅如何堆疊牙板、裝了什麼,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現實狀況,除非很幸運遇到熱心的師傅或老闆要求,不然他們沒義務教也不想教,
此時最好積極點預先去做,就如同英文單字proactive ( controlling a situation by making things happen rather than waiting for things to happen and then reacting to them)
例如:在師傅要求你要做什麼事情之前預先做好了,或是主動準備好所需的工具等等...
不僅可將思維拉近師傅,或許可以讓師傅較願意接受你,但也不需鄉愿若做了仍不教,就走。
至於師傅,真的厲害的師傅,並非技術最好,而是徒弟最多。
個人方面,如同"問"這個字,勇於開口,門就可能打開;
腦海中也要時常去模擬,螺絲是如何成型,如此亦可加快學習腳步。
螺絲的餅很大,只要價值鏈的其中一環,就能撐起眾多的家庭。
沒人知曉台灣螺絲能走多久,但螺絲難以被取代的特性下加上缺工情況,全世界都是你的機會。
加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