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德企業看台灣大老闆「三個搞不懂」超精闢

不用搞懂阿
從帝王到平民都一樣
肥水不落外人田

cche1079 wrote:
這位德國大企業的員...(恕刪)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從賽局角度看,漢人當背叛者比例相當高,只顧獨吞家天下卻很少分享,壽命偏短很正常。
出來打拼就是要照顧自己一家老小,為何要拱手讓人?
要是照顧不到自家人,公司是否存在還有何意義?

fen666 wrote:
從賽局角度看,漢人...(恕刪)


川普勝選後採納一位友人建議『雇用比你聰明的人,然後聽他的。』明顯的中西哲學差別。

台灣人世界小到以近親血源為界,算相當原始封建,既無法建立長治久安富民強國制度,又自我感覺良好,放了怕飛、捏著怕死。

明明都是立場、派系、人際關係問題卻偏偏學人用KPI,結果往往搬磚砸腳變成鬥爭工具;學人用民主但不夠法治,結果變成民粹......排全世界第三名無知不是沒道理的!
現在中小企業連業務都不太敢請了
有些大公司的業務也變成只是聯繫窗口的功能

台灣人有總有一千個一定要自己當老闆的理由
過去的幾個老闆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先在別家廠當業務.然後跟客戶私通
借錢再自己開.挖老東家牆角.挖人挖客戶
搞到老東家都倒店
然後自己就很會防人.絕不讓自己的業務讓外人參予
自己當老闆也是爛人一個.摳得要命

光是業務就這樣了.更別說公司高層的位置

再說採購.我看過的採購沒幾個不拿回扣的
當然很多自己人當採購的也拿很兇
但站在老闆的角度就不一樣

我自己人A錢我睜隻眼閉隻眼
讓外人A那可就不行
肥水不落外人田

有時候理想說起來當然是很好
現實總是不一樣


cche1079 wrote:
這位德國大企業的員...(恕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1055

2012的雜誌文章來打臉

千里之外的德國,在產業結構上,與台灣出奇類似。

精密工業、出口導向,中小企業家數超過八○%,家族企業也超過七成。無怪乎行政院長陳冲,近來特別強調「德國經驗」,值得政府與業界學習。

cche1079 wrote:
這位德國大企業的員...(恕刪)


第三,則是德國人不懂,台灣企業「對於新的嘗試充滿恐懼」!他舉例台灣老闆只看短期報酬,但外國企業則會希望員工提出「五年計畫」、「十年計畫」,要說想要讓企業永續經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台灣老闆只看 3~5 個月的績效啦...5-10 年計劃會讓痛苦到不要不要

fen666 wrote:
雇用比你聰明的人,然後聽他的。

川普早就知道這件事情, 從他很年輕的時候就知道了
更正確的來說, 川普會雇用比他更有能力的人幫他工作
美式的領導學非常強調這件事情
從汽車大王福特到現代的川普, 都是同樣的做法
但台灣的企業, 很少這樣做
家族企業經營, 經常出現草包接班

房市小牛 wrote:
由此句話可推理,你不是主管也不是老闆。大笑大笑大笑

你主管如果叫你提出「五年計畫」、「十年計畫」
請問你的心裡會怎麼想,會"唉唉叫"還是會"起立鼓掌"???
問你自己就好大笑大笑大笑刪)


這篇有點偏頗,好像ptt的水準
關於第一點,德國人在專業上奉行師徒制,日本也是,
一般來說通常最容易找到的徒弟就是自己家人,
你有聽過巷口麵店老闆傳承家業給外人的嗎?
家族企業也不見得不好,大立光也算是家族企業,只是股票有上市啊!

我們現在所聽到的專業經理人制度,
或是日本所說的上班族社長,
都是在二戰後開始流行起來的,
以美國為例,雖然公司在專業技術上可能落後德國,
可是透過良好的"管理"制度,卻可以讓美國人一再超前。
但是這種專業經理人制度還是需要管理,
有時也會發生專業經理人以權謀私,
所以也有了董事會(外部董事與獨立董事)來制衡。

相對之下,台灣的董事會很多都淪為橡皮圖章,再加上沒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培養接班人,也不相信外人,所以,才產生「台灣企業普遍存在接班人的問題」的結果!
--------------------------------------------------

再來說"老闆表現得很清高好像很照顧員工",
哪個老闆不會演戲?不演戲,怎麼罩得住底下人為他賣命?怎麼吸引別人捧錢上門投資?
翟神當初不是也表現出好老闆的樣子,明明沒錢還在ptt說大話一切都可以捐?
結果賠掉鴻海上門投資的3億多,還不是大刀砍掉他口中的最佳資產-員工?
企業最大的目標是獲利,在能獲利的情況下照顧員工跟照顧生財器具是一樣的,
如果員工是幫老闆賺錢的主力,不用說照顧?老闆巴著員工,捧在手心都來不及了!
--------------------------------------------------

最後,台灣人是披著羊皮的狼,但是因為過去數十年好日子過慣了,把自己當作是羊了,
在管理台灣人時,不可以放超過3個人在同一群,3個人以上就會形成小圈圈,
有時還會勾心鬥角,台灣人欺負自己人也很厲害。
最好的方法是把1-2個台灣人放到一群大陸人中,
讓他們競爭求生,才會讓台灣人放下自己被催眠是羊的認知。
台灣過著"過度自由"、"過度便利"的生活很久了,
當一件事不是自己要花費努力爭取來的,事實上不會去愛惜,就像健保、警察、社福,
如果已經逼到懸崖邊,不找出路就是死,您覺得還會「對於新的嘗試充滿恐懼」嗎?

所以,充其量這三點是整體社會制度產生的結果或是現象,也並非三言兩語可以改變的,
要改變只能從自身做起。

cche1079 wrote:
第一點,就是「台灣企業普遍存在接班人的問題」

第二點,也和第一點頗為相關,「有些老闆則是表現得很清高好像很照顧員工, 但底下養了一大票廢物親戚。

第三,則是德國人不懂,台灣企業「對於新的嘗試充滿恐懼」!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