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tree wrote:
如果是從業界請來的兼任講師,鐘點費只是額外的收入,不會賺這麼少。
真的有問題的是沒有正職的兼任講師,收入就只有兼課的鐘點費而已,當然生活會有問題。
至於為什麼唸到博士畢業了,卻在業界找不到工作,只能靠去大學兼課賺微薄的鐘點費,連房貸都繳不出來,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我有幾位同學在大學當老師,偶爾需要「業界講師」支援,會找我去
鐘點費不錯,一小時一千六(非常態、非長期課程、無法保證每學期都有)
當然,這是政府事先給的預算,所以在課程內容與講師資格上,有一些小小要求
如果是專門跑學校教課的老師,他們的鐘點費如同上面朋友所言真的很低 很低
加上現在學生少,(學校)成本控制很嚴格
不容易接到很多堂課(時數不足),最後就變成「月薪」也很低。.....更慘的是寒暑假就沒收入
我很贊同 seatree的說法
也很尊敬「有心教學」的「純」上課講師 -- 他們真的是「顏回再世」,很偉大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但世界變化太快,有很多課程未必這麼受人青睞
如果您仍以堅持「理想」為樂,那薪水就....多忍忍吧
如果您也希望顧及生活品質(有足夠的收入),那也得砥礪自己多學一點(學得多,教得多)
這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
很多國家都有相同狀況
學歷與文憑的光環,在有些領域正在退化
我白天在公司上班
假日會兼課,對我來說,兼課是外快,是跟年輕人(學生)互動,
是一種興趣,是在還人情(幫老同學的忙)
這些遇見困境的老師(鐘點費講師)可能要想想看
如何利用他們的優勢(知識)為他們帶來財富(或是日常收入)
如果只是拿著博士文憑、在大學教書這樣關冕堂皇的理由,就希望能「保證收入」的話
以現在的光景來說,不容易。而且會越來越難(要有心理準備)
各行各業都有困境
這時代變化太快了,保證月收入?保證退休?......已經、確定是一場夢
最終就是「供給」與「需求」不平衡
您想教書,但市面上沒那麼多缺額
您想教的「科目」,可能學生都招不齊
放下身段,再想想其他的路吧
(我堂姊夫,中文碩士,當年在南部一家私立五專工作,
從創校階段、通識課程一路做到高階行政主管。後來學校準備退場了
明明是碩士講師,一直被說是大學教授,他很聽得很開心。
因為在大專教書又當行政主管,以前很神氣
但,沒有把握機會,突破、再進修。現在拿中文碩士這張紙能做什麼用呢? 我當初的文憑,資訊碩士,現在都沒啥作用啦
他雖然才四十好幾,但真的沒路可走、轉換不了跑道,或是....放不下身段
我也不敢去問他處境如何 ..... )
公司幾位新同仁,也都是博士畢業,找不到教職而轉進業界,總要變通啊
如果真的連業界都不要你,那問題在哪裡?
放下身段,再想想其他的路吧
放下身段,再想想其他的路吧
放下身段,再想想其他的路吧
giobling wrote:
(之前淡江的做法很對,沒本職的本來就不應該兼任)
請問這位大大是淡江的教職員嗎? 還是學校的學生? 淡江會欺負沒有本職老師的問題是甚麼?
哈哈 我是奇葩 我雖然沒有本職 但是我在業界是有點實力的 業界裡面有一堆老朋友都會賣面子的
學校裡重要的產學合作的計畫 產業界的負責人是我以前上班時的兄弟 學校把我們砍了不怕我生氣嗎?
沒本職只是一時沒有本職 我以前開始教的時候也是有本職的 只是以前上班的公司倒了 回家帶小孩
等小孩大了 說不定過幾個月我又回去工作 也不想再回去教書 兼任老師的問題不是每個人都一樣
別的兼任老師或許沒有產業的本事 我還有一些老臉可以用 學生去實習時還有老朋友會託人來問候我
基本上報紙講的那些問題都是托詞根本就是一個下台階 多6%的退休金對學校也不是甚麼問題
問題在於特休假 育嬰假 產假 這些勞基法的要求對學校人事作業有很大的影響 無解 很麻煩
很多兼任的課都是獨門課 學校已沒有人可以替代 原來都是老師自己要想辦法 現在學校要想辦法
兼任的老師這樣難管 乾脆通通都不要這些老師了 有本職的老師不適用勞基法 學校當然沒問題
學校通常基於成本考量、專業考量,會聘請兼任講師(若非碩士以上,則是兼任技術講師),
這種狀況在技職體系的學校較多,因為需要業界講師讓學生了解產業實務。
有本職的兼任講師,500多的鐘點費就當是額外收入。
因為專業考量,一個兼任在一個學校,正常只會在一個系兼一門課,
大概就是一個星期一個班兩個小時,系大一點的有兩班,就能有四個小時的鐘點,
一個月算下來大概一萬出頭。
只是因為成本考量,愈來愈多學校請兼任,
但除非和系方關係良好、配合度高、學生評量也高,有機會多兼幾門課。
不然大多數無本職的兼任講師,都要找其他學校來兼,能一次兼個三四校已經算不錯了。
加起來,就五六萬。
乍看不低,但這是關係比較好的。
即使這種,他們卻是每兩個或四個小時就要換一個學校,交通時間拉長;
而且每學期排課時間不一樣,想找其他兼職也不容易。
其他關係比較差的,就只有一兩個學校在兼,一個月就這麼一兩萬、兩三萬。
更何況,錯誤的教改後,滿街的碩博士,但又碰上少子化,開班少,僧多粥少,大家都吃不飽。
JANU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