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is57 wrote:
都很會怪~~一堆台灣...(恕刪)
大家很容易覺得捆鋼筋與混泥土的工作,台灣人不喜歡做。
但是如果你家裡有做過裝修, 外面工班的師傅們,可都是台灣人。 很多大樓,公共建設都是層層轉包,
而這些包商規模都很大,因此外勞的數量可以穩定的提供勞力。這是結構性的問題, 想要去做,還不一定可以做到。
不可否認, 台灣人近幾年養尊處優。 但是我相信,政策,不是 0 與 1 的問題。 參酌產業類別, 適時的開放。
像是在工廠的操作員,台灣人不會不願意做。 台積電的工廠內, 操作員可也是站整天的。只是,在過去幾十年政策慣壞了企業主,
多少願意將經濟成長的紅利分配給本勞呢??
M25K2 wrote:
外勞的工作說實在沒...(恕刪)
像是外籍勞工有很大一部分是外籍看護,若你把這些外籍看護限制,有年輕人願意做嗎?而且外籍看護領的薪資才24K左右,24小時待命,現在你招人,真的有人願意做嗎?假設先不管雇主付不付得起,花兩倍薪資48K請人好了,你認為真的會有足夠的人來應徵?
至於一些工廠,你說老闆想錢,台灣產業很多毛利就3%-5%不省錢也無法生存,你說這些沒競爭力的給他倒好了,問題在於這樣的衝擊是否社會基層的人耐受得住,光台北市就有一大堆人找不到滿意的職缺了,常上工兩三天老闆就叫他不來了,請不起,大家就活得這麼辛苦了,真得忍受的了這種衝擊?
而且有違南向政策,政府說要發展南向,卻不讓雙方多家交流?不可能要對方好處還不給人家東西作為交換條件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