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讓我來告訴你們為什麼

我前公司跟樓主說的管理方式類似
但,我們只是小公司,所以情況就大不同了

結論是一堆有能力的同事紛紛丟了離職單,去了更好的公司,領了更高的薪水
之後公司人力不濟,一堆case吃不了,只能賠錢外包給別的公司
而留下的人也因為人少了,工作量增加的關係,也一批一批的走了
公司只能花更高的薪水,去挖角別間公司有經驗的人,來當任主管,然後徵新人
新人訓練需要時間,當然工程品質也下降了
而原本的主管呢?
小的主管因為挖角過來的人卡了他升官的位,對公司也沒信心,所以決定走了
而同階的主管,則因為挖過來的人薪水比他高,而今年調薪又不如預期
所以也選擇了離職。


好的管理方式確實能提升競爭力,但方法錯了,就跟走鋼索一樣
不是每個人都是經營之神,摔死,剛好而已。
原來RD的KPI是看ECN歐
那不是有錯大家都也會藏起來
一個案子很多人做但是EC要算誰的?
另外會ECN很多怎麼測試部門沒問題嗎
都量產才來怪RD?
---------------------
RD的績效我個人認為很難打拉
用ECN數量有失公允
用案子困難度跟完成度跟開發速度來比比較好
或是客人滿意度
我覺得樓主的分享很棒,很好奇大家得到什麼?

樓主針對一些求職者的疑問,
提出身為主管的思量與裁決,
實際上看來,也是用盡心思製造了團隊良性競爭的氣氛與結果。

況且,國立與私立只是一個標籤,未見得私立就比國立差!

用偏差點的角度來看,用心機也許不見得是好事,
但如果出發點是純正的,用盡心思那有啥好可議的?
更何況如果還有好的過程跟結果!

有不同位置的角色,可以分享不同的思維與作法,
我們因而可以調整自己的想法與方法,
這樣很棒呀!有什麼不好?

為什麼這樣的分享文偏要變成是內鬥?變成是玩資源?變成只能cost down?變成人才跑光,公司競爭力降低?

同一個學校,同一個老師,為啥有人考100,為什有人不及格?

同一篇文章,你想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這招 基本上在公司全是台清交的情況下無用說....
benchen428 wrote:
我覺得樓主的分享很棒,很好奇大家得到什麼?

樓主針對一些求職者的疑問,
提出身為主管的思量與裁決,
實際上看來,也是用盡心思製造了團隊良性競爭的氣氛與結果。

況且,國立與私立只是一個標籤,未見得私立就比國立差!

用偏差點的角度來看,用心機也許不見得是好事,
但如果出發點是純正的,用盡心思那有啥好可議的?
更何況如果還有好的過程跟結果!

有不同位置的角色,可以分享不同的思維與作法,
我們因而可以調整自己的想法與方法,
這樣很棒呀!有什麼不好?

為什麼這樣的分享文偏要變成是內鬥?變成是玩資源?變成只能cost down?變成人才跑光,公司競爭力降低?

同一個學校,同一個老師,為啥有人考100,為什有人不及格?

同一篇文章,你想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


感謝您的智慧,發這篇文章以前 ,我就知道不討好,因為照82法則,
只會有2成的人知道重點。人性上人都討厭被當棋子,而不論棋手立意是否良善。
在01,基層員工與小主管多,此文一出自然無佳評如潮之可能。

我這樣施行3年多來,ECN只剩1/3左右,Rd因為積效提高分紅配股也多了,且不用做出任何懲處的手段
因此3年多來離職率是0,公司工程師經副理和在下4贏,這盤棋無棄子,全部是贏家。

論心機,諸葛亮沒心機如何統將領帥,司馬懿白紙一張何來萬世英名。領人錢財予人消災是江湖基本道義,
若在上位無做為,導致4輸,那才是尸位素餐。

更何況,小弟認為,這只是管理階之必要之惡,根本連心機都佔不上邊,學校沒教的管理學,真要叫小弟寫出來,
10本300頁的書都寫不完。

發文用意,只是要條件優秀的求職者知道,沒選你,不是你的錯,而是戰略上,實際面有更迫切的階段性任務要完成而已。
我認為最好的主管就是成就他人 成就自己
讓能力好的部下往前衝,讓能力不好的部下有精進的空間
公司有賺錢才是贏家.四贏一輸還是輸.
離職率0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主管老是歸功於自己的管理.
象牙塔外,更多的事要學,300頁的書只會傷人眼晴.
如果軍公教要砍年金,
銀行貸錢給這些賠錢慘業,然後他們的管理是弄狗相咬求自保(掃地阿姨都會的無料管理)!
沒有效率的管理,誰該負責.
砍一半慘業廠處長還太客氣.

E93KING wrote:
看到一篇文章,心有所...(恕刪)

這麼高階的官也在這個版巡視?
hillside wrote:
這麼高階的官也在這...(恕刪)


這個算小咖的啦,慘業的食物鏈有多長你知道嗎?
組織圖一展開來,沒有魚骨,魚刺倒是一堆.
什麼神奇的產品進量產了還能搞出那麼多ECN?

搞那招有效,就是原來在擺爛了,

有些問題也就是剛開始不熟了,做熟了錯誤就少了.

一堆人離職,也就是做的幹,錢又少,

如果公司開的價碼高同業50%,做的很幹,只要不好找下家,人員流動就少.

可惜台灣的老板大多是不肯多付錢,RD人員流動大,對設計品質影響很大.

雖然多數公司做的是公板,不用改動什麼,還是有些細節要注意.

台灣那些大公司的價錢大多可以打聽的到,很多真的十幾年沒漲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