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北的國外業務發展性,薪資?


cdfkt wrote:
哀,我已經30歲了。...(恕刪)


別氣餒,我也是32歲才決定轉行電子業,先前的工作行業跟這八竿子打不著...

當初拿36K的月薪從新開始,到現在6年時間月薪已經翻5倍以上...至少證明了我當初決定沒有錯。當然,一路上有貴人相助應該是上輩子有燒好香得到保佑...

想清楚了就go,有自信並且堅持就有機會,套句大陸最近常用來鼓勵年輕人的話: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艾莉絲. wrote:
感謝各位的回覆,感覺...(恕刪)


在我看來,你目前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什麼ERP打單、國貿知識、報關流程這類工具性的知識都是學了就會,連這都學不會也別想當業務了...而且這些東西每間公司作法與分工都會有所不同,不一定是業務要去負責執行的。越大的公司會越希望業務聚焦在開發生意上面,你最好每天都不在公司,每天都去外面打獵。當初我跟現在的大老闆面試的時候,他說: I want a hunter, go out to hunt business. We got a lot of money to write you a bonus check, I don't fucking care if you can earn as much as you can. 外商對於Business Development這個工作是非常重視的,他們會希望業務盡可能的專注於尋找機會並拿下生意,其他偏向執行層面的雜務工作都儘量不經浪費你的時間。

我認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你要決定好什麼"產業"的業務是你未來發展的方向??? 你不可能一下做傳產,一下做電子,一下又做生技。甚至你要盡可能的細化到某類領域的供應鏈,比如說工業4.0的機器人,或是工業自動化的軟體。選定產業之後你才知道要去丟那些公司的職缺,而不是打開104看到公司規模夠大有缺就丟...同時面試期間多補充該產業領域的發展趨勢、新技術、業界動態等等,這樣面試時也會有所幫助。
剛開始不要太計較薪水,我會建議多考慮該公司的平台是否夠大,資源是否夠多,能否讓你的履歷加分,畢竟台灣現在的就業環境不好,與其花太多時間糾結在剛開始的薪水,不如好好的選公司練功當跳板,花個1-2年時間打底,下份工作直接談到原先預期的未來薪水也不無可能。


至於應酬部分,其實說穿了做業務就是份經營"人"的工作,經營好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無論是對上司下屬客戶都一樣,交流順暢了再加上又能提供專業的知識與經驗,相輔相成之下即便買賣不成仁義在,這對老外還是台灣人都一樣。你說的有些奧客我覺得當作是經驗磨練吧,什麼樣的人都有的,當你越往上走的時候,漸漸地就不會再接觸到這種low level的怪。只要你不排斥跟客戶聊天交流互動,我想問題都不大。

至於要帶客人花天酒地這類的應酬我也都經歷過,我們2人跟對方10人互拚貴州茅台的場面至今歷歷在目,下場當然是慘不忍睹,還是我主管扛我回飯店房間的。但是經過這一戰後,客人對我的態度就不同了,有付出多少還是會有收穫的...不同的客人有不同的應酬方式,我認為不應該選擇性的避開哪一種,趁年輕能夠經歷還是要經歷,都能適應是最好的。當然,國外業務應該比較少這類的應酬,但如我所說,假如某天你希望成為國際性的商務人士,有這些經驗還是比較全面的。就像我能夠跟大陸人談生意,同時也能跟老外聊市場聊專業。即便走的路子不同,但我都能well handle不就是我的價值嗎?? 當你的附加價值越來越多,看的眼界越寬闊的時候,年薪百萬已經不是目標了...所以,好好的思考未來的職涯要走哪個方向,然後積極的先擠進去好公司就對了...剩下的就是用時間跟能力來證明了。
Bear no more wrote:
我在中部做國外業務...(恕刪)
給你一個參考,強者我朋友


北部,非台北市
2006年 第一份正式工作 國外業務 32K

2007年底 跳別產業 國外業務 37K

2009年底 跳別產業 國外業務 48K



台北市
2015年初 差不多產業但從代工端跳到品牌端 年薪剛好摸到01標準


加油,薪水是談出來,是跳槽出來的

鼓勵你



(都10年了也才破百,唉........)
阿政 wrote:
國外業務不用應酬啊...(恕刪)


有國外業務都不會完全見到客人的嗎??

你就算一年見客人一次!!
每次見面都是整天再一起,
吃中飯,吃晚餐,或是在車上一起耗著~~

難道你一路都不用聊天話家常??
你試看看把英文跟一個陌生人聊兩個小時,
一天聊三次, 然後又要人家有興趣願意接話~~~
有多少人做得到??
我一堆ABC助理聽到要陪客人吃鐵板燒/義大利菜/茹絲葵...
跑得跟飛的似的.....大家都寧願回公司加班!!!



jason1014 wrote:
我也是32歲才決定轉行電子業,


真的!! 電子業的生態這幾年反而比傳產還要傳統!!
我們傳產業已經很少會拚酒拚到那種程度了~~


TO: 魯拉拉~~

我也建議你參考JASON大的說法!!
你可以考慮跳離台商!!
外商的生態真的差很多~~
空間比較大,能伸展手腳的地方也比較廣闊!!
我是很想進貴公司...幫我介紹一下 :D~
因為我都是看1111和104....也許該看大陸的人力銀行了...:P
不對,我有點想回高雄上班了...

外商公司喔...Let me think about it...

蜜小雪 wrote:
TO: 魯拉拉~~
我也建議你參考JASON大的說法!!
你可以考慮跳離台商!!
外商的生態真的差很多~~
空間比較大,能伸展手腳的地方也比較廣闊!!

魯拉拉拉 wrote:
我是很想進貴公司....(恕刪)


我們公司我幫你看著!!~~
但是你知道百貨業這兩年很低落....


我最近都覺得..
最賺的是驗廠部門!!
驗一次廠,
工廠回報說沒有包五千根本就過不了~~
像你家那種大廠, 沒有一兩萬毛主席.....
還一定要驗兩三次才能過!!!


我們該來考安檢執照了!!

咳咳..這個嘛...驗貨驗廠都不錯啦..貴司七月份來驗貨挺嚴格的哦...
我有想過去應徵SGS,但是...早就超齡了..

蜜小雪 wrote:
我們公司我幫你看著!!~~
但是你知道百貨業這兩年很低落....
我最近都覺得..
最賺的是驗廠部門!!
驗一次廠,
工廠回報說沒有包五千根本就過不了~~
像你家那種大廠, 沒有一兩萬毛主席.....
還一定要驗兩三次才能過!!!
我們該來考安檢執照了!!
jason1014 wrote:
別氣餒,我也是32歲...(恕刪)


所以J大推測年齡在38嗎?
我也只是比J大小個不到五歲而已,J大一開始轉行電子就是國外業務嗎?
小弟正式踏入業務方面是在這兩年,因為上個工作公司沒分配半個客戶給我,但是自己也在一年多的時間開發出20幾個固定客戶在服務配合,所以在開發客源以及在面對客戶的洽談上,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勝任,再加上也是覺得台灣市場小,想往更寬廣的世界開開眼界
至於建議的話,應該是J大留給樓主的那些吧?小弟會謹慎參考,不過小弟學歷不高,英文程度算普通,J大還有什麼可以給建議的嗎?
魯拉拉拉 wrote:
我是很想進貴公司.....(恕刪)


魯拉拉大既然都在大陸工作一段時間了,適應上不是問題,又有英文溝通能力。我真的建議去試試陸資或者外商的工作機會吧。至少在回台灣定居之前沒白來中國走跳這麼多年,來了中國卻一直待在台商不覺得有點遺憾嗎?

這不僅僅是待遇可能比較好,而是發揮舞台相對比較大,不像台商會綁手綁腳的如你所說報價都要老闆看過同意才行,這樣的模式在我印象中應該是規模小的公司(未上市)才會這樣做,因為實在太浪費資源跟時間了,對你本身也沒有好處,因為你可能會缺乏訓練決策的能力以及市場策略的機會。跳槽談工作時也會少了點籌碼來談待遇。

我的經驗來說,我發現來大陸工作一段時間後的人普遍有兩種現象

1. 一直在台商工作,生活圈跟工作圈都是圍繞著台灣人居多

- 這類夥伴習慣了台商的工作文化,薪資福利待遇(有房租津貼或是返台機票跟假),發展的人脈也圍繞著台灣人居多。
普遍薪資落在1w2人民幣到2w5人民幣之間(稅前),因為台商通常給的待遇差所以接觸到的大陸人大多為能力較差或是普通的大陸人,觀念上會覺得大陸人能領到2w的薪水算是很高了,所以自己的薪水也算不錯,久了就不太願意做變動,或是還是找台商公司為主。畢竟對比台灣現況的慘淡,月薪10萬台幣還是屌打一堆人,但通常在台商沒有走到中高主管階層,年薪很難破200w台幣。



2. 在陸資或外商工作,生活圈台灣人多,工作圈都是大陸人跟老外

- 這類夥伴如我所經歷以及周遭的朋友來看,發展的工作人脈以大陸人跟台灣人居多。像我來說,我前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只有我一個台灣人,其他數百人都是大陸人,但是優秀的非常多,無論是研發團隊還是業務團隊,普遍有積極的工作態度,待遇上跟我們這種所謂"外籍人士"是沒有區別的。300人規模的公司大約有30人的月薪是超過2w人民幣的,這樣的比例相信在台灣很難看到。
也因此我對大陸人的能力以及薪資待遇的認知跟上一類的朋友們會有所不同。月薪2w人民幣在這個圈子就是中間的薪水,大概是資深工程師就可以拿到的薪水。況且在陸資以及外商,跳槽是很普遍發生的情況,跟同事以及客戶之間都會保持良好的關係,未來都有互相引薦工作的機會,曾經有個同事就是被挖去Intel幾年後又被挖回來,然後三個月後又回Intel去了...這裡看的是經驗與能力,對於你在某個公司"待了多久時間"不是用不用你的主要因素,但在台灣因為流動率相對低,這部分數據就容易被放大檢視。


大陸的工作生態普遍都很敢開薪水,因為真正的人才畢竟還是佔少數,但發展中的公司卻是非常多。有個朋友今年才26歲的女生,之前在香港工作過一段時間,現在回上海轉換行業的月薪是25K人民幣..能力經驗在同年齡中算中上,卻能談到這樣的薪水,而且他做了3個月對現在公司不滿意,已經找獵頭在面試其他公司,並且開30K人民幣的月薪。像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我自己過去跳兩次槽的加薪幅度都在50%以上,也不見公司覺得我要得很離譜,薪水確實是要自己去談出來的,值得不值得當然你往後要用表現去證明。

平均的來看,我身邊在台商工作的朋友年薪普遍在120-180萬台幣,稍有規模的外商或陸資的朋友平均在200萬-350萬台幣,年紀大約在30歲-40歲。當然,規模小的陸資公司的薪資也是跟台商差不多的。

其實我說的這些現況魯拉拉大應該也了解,只是要不要去嘗試改變而已。

有其他大大對於想發展業務工作的,我個人是建議有機會就到大陸找工作吧。現在都還不嫌晚,未來10年大陸政府將致力於發展服務業跟工業4.0轉型。況且現在有些公司prefer用台灣人的原因是台灣人薪水比較低,普遍態度與能力又好,所以CP值比較高....因此工作機會還是很多的...


業務最需要的是市場,台灣有先天的條件限制,只能做外貿類為主。但是大陸光內需的市場就非常大,年輕人可發展的舞台多到你無法想像,大部分的中高階主管都是年紀30-40歲的人,很多公司的副總是不到50歲的...而且現在有多少中國品牌都想往全球化市場發展,像我們可以拿台灣護照隨意飛也是一種附加價值,只要你累積了一定經驗跟能力,真的很多發展機會的。



jason1014 wrote:
別氣餒,我也是32...(恕刪)
回文恕刪 希望原本對話的版友有看到我之前回覆的內容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