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機器人的取代


ray6075 wrote:
日本企業的困境並不...(恕刪)

但是自動化生產並沒有解決多少問題.....
看立場.

資本主 : 機械人不會罷工, 不需休息.可以降低成本. (降低什麼成本? )

勞工 : 就是預期中, 將可以降低成本的一群.

如果是機械手臂, 自動工具機類, 用以協助人來完成工作, 應該會很受歡迎.

如果其目的是要取代人, 那應該會伴隨一些社會的變動吧.
2006.11.14. Sony A100.
機器人現在會夯
還不是因為對岸薪水狂漲造成的
不要想得太理想了

不過科技會進步, 永遠都是因為有需求
更何況是老闆的需求...
自動販賣機也算是機器人的一種,
只是他沒有做成人類的外觀。
有特定目標的人工智能比較容易開發,要開發能能跟所有客戶應對的複雜人工智能成本太高,目前服務業的人事成本來說還不划算,短時間內應該還不太容易被替代掉
機器人不用吃飯、喝水、上廁所、請假,

但機器人要維護, 機器人要折舊.

維護,折舊成本比雇用一個人成本高.
還功能陽春, 要改變功能還要加錢.


機器可取代人類大量生產 但消費端需要金錢供給
老闆把大部份人力裁撤 用大量機器取代 一般消費者沒錢賺 拿什麼買東西
製造者製造出來的東西要賣給誰? 賣少數會更賺? 還是賣多數會更賺?
到最後還是會是人類生產一半 機器生產一半 平均

perseus0623 wrote:
不過 本身是從事服務業
我是覺得 有個東西機器人很難取代
那就是經驗 那不是程式就能寫入的
一個物品的名稱 使用者能夠發明出千奇百怪的叫法
寫程式的人不知道有沒有聽過 還是按照官方名稱去制定
會不會輸入了關鍵字,卻要讓用戶找上老半天?
通常這個時候用戶都發火了吧!(恕刪)


你覺得不行,是因為你不行,可不代表別人不行

你自己不知道而已,服務業的很多很多項目已經慢慢被程式給取代~
有些東西你沒有給定義,客戶當然什麼想法都有,當你給了一個定義和規範,客戶就會去做~
板主講的是服務業上,特別是前台,所運用的機器人,服務客戶的。
好喘好累 wrote:
機器人不用吃飯、喝水、上廁所、請假,
但機器人要維護, 機器人要折舊.
維護,折舊成本比雇用一個人成本高.
還功能陽春, 要改變功能還要加錢.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很多中小企業自動化 電子化 資訊化程度遠低於國外的原因,
在台灣僱用基層員工的成本可能低於生產服務技術升級成本,
(在歐美可能相反,勞工權益高,雇主負擔更重,所以願意升級技術降低僱用人數)

機器要維修,但雇用台灣勞工可以惡意不給病假年假
機器人會折舊,台灣勞工年紀大管不動、年資增加、身體健康出狀況直接開除,請新鮮人
台灣基層勞工不用維護 也沒有折舊成本 資遣費加班費沒良心的都省下來了~
機器人升級,軟體更新要付錢,凹員工學新技能新技數不用給錢!

租機器人一個月26K起跳
雇新鮮人一個月22K往下凹!

結論:機器人在台灣沒競爭力(咦?)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