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定叫他們先磨刀具,當廠長覺得OK,才會請他拿出履歷,
因為過去浪費太多時間在看履歷與面試,卻還不知道這個人能不能用。
曾有個讓鄧貴友印象深刻的應徵者,他剛從高職畢業,
當然,面試前得先經過實作考驗,鄧貴友說,發現他有扎實技術底子時,就問他期望待遇多少,
但該應徵者卻反問鄧貴友說,要用多少錢請他。
鄧貴友直接出5萬,但不料,那位應徵者卻拒絕,更進一步要求「論件計酬」,
對於穩賺不賠的鄧貴友當然答應。後來,他的月薪高達15萬。
鄧貴友說,完全不會後悔,反而很開心,別看他薪水15萬好像老闆很虧,以他對公司的產出,至少是150萬,哪位老闆不願意?
鄧貴友反而喜歡這種應徵者,因為他對自身技術有自信,
而且能創造價值給老闆,「這是我們最喜歡的員工,你不要要求老闆給你多少,應該先證明你的價值!」鄧貴友說。
話鋒一轉,鄧貴友無奈表示,
今天若換成一位沒技術底子的科大生,「給他22K都還嫌多!」因為還得請廠長來教他,額外耗產能,對公司根本負成長。
若是我,要斷章取義,我會考慮上面這樣發,
說實話,連結的內文取的標題也怪怪,內容明明沒有50K請人,還是他算成50K=請廠長教人費用(28K)+被請人的薪水(22K),
那還真如這位鄧先生說的,負成長,叫人來做,還要另外請老手教他,多半又是要標題吸引人,卻又不解釋清楚標題。
或許有人會問教人還要另外給錢,試問是你,工作正順,要賺外快,給的自然要夠,
不然誰要多浪費力氣去教個菜鳥,自己工作量還要保證夠領這份薪水。
別笑人按件算,真有本事,做多少算多少,趕得快、質量足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收貨人眼睛很亮的,挑三揀四不在話下,每一個客人都很龜毛的,質量差,回頭客自然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