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iess9999 wrote:
月收不到五萬的老闆 到底應該花多少錢請一位員工呢...
我另一個同學家裡是做中藥舖 (接老爸的攤子)
一個月賺大概三到四萬 夠養家
但幾乎一天12-15小時都要在店裡
人總想休息 請個助理該花多少呢...
老闆算一算 18000-20000.... 在多就付不出來了 不然就是養家就有問題了
現在的慣小孩老愛慣老闆慣老闆的叫
好像暴利都被慣老闆拿走了
既然這麼好賺好康好享受
怎麼這麼多人都還停留在慣員工的等級?
直接升級慣老闆就削爆了呀~~
就算是借錢來升級慣老闆, 用暴利來還債也應該輕輕鬆鬆, 兩三下就還光了
昨天彭總還宣布降息, 降降降降連四降, 就是怕你不來借錢
慣員工快來吧~~
cust123456789 wrote:
台灣所謂的企業,到...(恕刪)
主要是政府的照顧方向
發生嚴重性的錯誤
台灣這些所謂的大企業
只是把台灣政府給的補助
拿來轉化成自身的利潤
毫無進取的思想
變成今天只能做一做代工
年復一年
然後
年輕又創意的新創公司,又很難得到政府的關愛
再加上很多只想賺低毛利的代工廠下的小代工廠
出來擾亂市場,政府又偏偏開放外勞市場,補足
低階人力,讓這些小小代工廠有活下去的機會
結果就是
台灣的勞工只能在低薪的環境下生存
優秀的新創公司在毛利競爭下,很快就會夭折
(因為初期都是燒錢,政府根本不關愛)
活下來的都只是一些小小低毛利代代代......三代四代
所謂的小代工廠
出國去沒辦法,留在國內就只能壓榨人力或是不停的要求
更多的外勞人力,惡性循環
現在台灣的整個環境就是
你要想往創業這方面走,就只能期待有足夠的資金
燒到自己能有獨門技術.產品大賣維持公司運作
不然就是加入低毛利市場,跟小代工廠一樣,用低價搶單
然後維持低人事開銷
台灣看似創業很容易,從銀行借到第一筆資金也容易
但維持下去卻極難基本的市場面利潤不高,想走高端外銷市場,資金又接濟不上
整個就是內部競爭惡化,外部競爭力量低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