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stbite Hands wrote:
身在北歐的人民,很幸福的能夠在寒暑假打工賺取足夠支付接下來一學期的生活費用。
都已經是大學生了,為何還比完全不同的環境放在一起比較.
別的不說,北歐的挪威,瑞典等國所得稅多少%,台灣是多少%?
這些國家學費受政府大量津貼,甚至免費,
你就說隨便打個寒暑假工,就能支付學費.

Frostbite Hands wrote:
在先進國家打工能夠賺取足夠的生活費還能夠兼顧課業,在台灣打工不但是賺取微不足道的薪資(120NT/hr 對上這款物價是尛),還會同時影響課業
(以上是以 薪水/物價 的公式計算的,所以別再自己高潮說國外物價比較貴了喔^^)
香港水平如何? 2011年實施最低工資HK$28/h以前,大量藍領勞工拿不到這個薪資水平.
連調2次,去年2015/5上調到HK$32.5/h,換算台幣32.5 x 4.13=NT$134.23,
高出台灣的 NT$120很多嗎?
另一條小龍;新加坡連最低保障工資都沒有,月領不到NT$22K的新加坡藍領勞工,滿坑滿谷.
Frostbite Hands wrote:
我本身是個好學的人,但是我對於台灣的打工環境究竟是讓我以後工作能力整體品質下降,還是有所幫助,我存懷疑。
大學生,是學生,還是廉價勞工?
台灣沒有一流的大公司,好環境與好薪資能容納能人嗎?
各大金控起薪NT$50K+的儲備幹部您看不上眼?
台積電,鴻海...
打工環境會導致你個人的工作能力整體品質下降?
你的能力是取決於你個人.
你這麼好學,方便透露一下,是哪一所高教學府嗎?
Frostbite Hands wrote:
大家身為大學生的時...(恕刪)
你說的現象確實是有的,甚至大學教授也把專研學生當成廉價勞工,我還記得大學時期教授隨便接一個case,對他來說就是至少30萬的收入,且他幾乎沒做什麼事。儘管如此,我認為有能力的人便能在逆境中生存,我大二寒假曾去接了數學家教,1小時650,一天2小時,一個禮拜3人,一個月下來我就賺了650*2*3*4=15,600元,取得這筆收入總共只花了24小時(不過我只做過這一個月的家教,也是這輩子唯一一次打工,原因是家長不支持)。
也可以舉朋友的例子:
1. 鋼琴家教,1000~2000/hr
2. 自行去外面接程式設計case,收入我不清楚。
我不曉得樓主去的企業工作內容是什麼,但如果是那種技術要求不太高的工作,這種情況只是環境使然罷了,你不幹,有一堆人搶著幹,業者憑什麼要給你好的待遇?今天你是業者,100元大家就搶著要,你會刻意花150員去請人嗎?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卻有少數的人可以靠著自身的條件去找到較好的機會,希望樓主可以變成這種人,因為大環境(全球)確實不好!競爭也比我出社會時激烈許多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