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自己做不到時 總是一堆藉口(有人說印度人會表達是吹牛 請問你能用英文表達嗎?能吹嗎?)台灣人現在留美留日 真的越來越少有的話大部分也是在玩 不會像印度或某些大陸人一樣 有極大的積極性說真的 在台灣說這些都是狗吠火車太安逸造成懶散 不積極總是一大堆藉口 否則就是怪別人台灣每下愈況 無解了~
大嘴盧魚 wrote:我在美國矽谷知名的...(恕刪) 版主說的都很對,但版主真的知道台灣軟體業的問題嗎,台灣軟體業的最大問題不在說的部分而是在實作的部分,你如果真的在業界你可以感覺出台灣軟體業是說的嚇死人,但做的笑死人的情況,其實有時候我是不太懂,台灣不要汙染產業,為何不把軟體業當作重點產業培植,軟體業其實還是有錢可賺的
台灣人其實不差只是政治內鬥太嚴重打死不搞好語言教育香港中英文齊下 12年教育 英文沒過就不能往下讀台灣就是打死不搞好英文教育都20幾年還是一樣 地理讀到後面跟屁一樣如果政府逼著國小教育老師能逼著每個小孩學好英文 台灣人在國際上未來都很競爭力台灣不弱指語言最弱的國家連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都比不贏國小到大學的英文教育真的很該加強
只談英文能力, 表達能力, 職場生存技巧, 看不到科技部分的論述, 說是"跟印度人學學科技人才的培育吧". 有點怪.就我的孤陋寡聞, 在web of science的期刊上, 印度的基礎科學並不強, 遠遜於中國大陸. 接觸的博士後和外籍生, 印度籍的知識程度也偏弱, 爭辯能力倒是很強.論英語世界的適應力, 印度強當之無愧. 但是華人務實精神普遍還是好過很多國家, 填鴨式教育雖然很難教育出天才, 卻能維持很好的平均知識水準, 凡事都是有得有失.台灣的弱點其實很簡單, 就是小. 地方小, 資源少, 連帶的氣度也小. 有錢也只能投資在重點項目上. 當年那群外省專權者, 猜對投資代工出口外銷, 半導體電子工業, 讓台灣賺了不少錢. 到了今日的民主自由政府, 反而不知道怎麼猜方向, 怎麼做都錯. 真是諷刺. 學不學印度一點都不重要, 越不堅持意識形態, 能走的路就越廣, 人可以小, 心胸不可以小.印度考試太誇張家長爬牆送小抄, 這個國家很有特色, 老實說我很難理解他們的文化.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320/577966/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264257還有英文不是什麼神奇的魔法技術, 只是一種語言, 跟德文, 法文, 俄文一樣. 英文書本, 語音, 影片網路上多的跟垃圾一樣. 要學不學都是自己的意志, 真的不需要遷拖到教育單位去.
沒錢只能當阿宅... wrote:幹嘛跟印度學印度有多少人口,12億多人口基數超大,人才當然多台灣也才2300多萬,能培育出多少科技人才?! 如果印度有一項做得比我們好, 為什麼不能跟他學? 台灣人難道已經自大封閉到不屑跟比我們落後貧窮的國家學習嗎?還有, 這個不全是人口基數的問題. 台灣科技人才比例上很多. 我想可能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 但是從硬體代工就一直沒有走出去. 政府口口聲聲要轉形進入資訊產業. 說了20年, 上游的教育配套卻仍是食古不化, 搞的資訊產業的科技人只能在本島競爭. 很多人有心想走出去發展, 也有這個技術, 但是完全不知道如何上手.每次面談印度的新鮮人我都很感慨. 第一, 送來的履歷 70% 都是印度人. 這些都是過濾過的. 第二, 從面談發現市場上最新的資訊工具很多我都沒聽過的, 他們在大學已經在教了. 跟他們談時下最新科技議題都能朗朗上口. 當然談的也許是皮毛, 但是你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們是準備好要上戰場的. 你可以不喜歡他們這樣的滲透性, 但就雇用者的角度來看, 能不能勝任這個職位才是最大的考量. 如果他很明顯地表現出比其他國家的新鮮人更準備好接受這項挑戰, 我沒有不僱他的理由. 有時候要從剩餘 30% 其他族裔合格的履歷裏面找一個對手來平衡都很難.他們的教材與矽谷最夯的議題同步. 一個這樣貧窮落後的國家完全沒有內在機會, 卻能專注在這樣強而有力的賣點切入, 大量製造人才, 為有志的年輕人打出一條通路. 拋開其他的都不談, 就憑這一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我想印度確實提供美國很多專業經理人. 不過, 這是台灣人要的未來嗎? 世世代代替人數錢.普魯士跟英法學習百年的基礎科學, 才蛻變成今日的德意志聯邦.日本明治維新也經歷百年的西化運動, 才成為亞洲強權.美國從殖民地也經歷百年接收歐洲移民的優秀人力, 才成為世界強權.這些強權沒有一個是把輸出人才, 替它國賺錢當成目標的.沒有堅忍的意志, 長遠的計畫, 扎實的基礎, 就算學印度仍舊只是附庸配角. 學校教材與矽谷最夯的議題同步充其量只追隨者而已, 領航者才是王道.穩紮穩打的基礎最重要, 沒這份耐心就別想稱王. 台灣需要的不是大量製造人才, 是稱王的野心.
大嘴盧魚 wrote:如果印度有一項做得..台灣人難道已經自大封閉到不屑跟比我們落後貧窮的國家學習嗎?.(恕刪) 2002年,我的韌體前輩跟我說,不要一輩子寫code,你看看比爾蓋茲,他還不是轉成管理變老板,開公司賺大錢2006年,我在美國念過書的軟體主管跟我聊到,他的印度同學寫程式時很嚴謹,不會偷雞摸狗,相反的台灣和大陸人一樣,會投機取巧寫程式不踏實2011年,我到華為出差時,裏面的工程師跟我聊到,歐美國家有很年長的工程師,但中國確不多,有辦法的都轉管理了(他的主管也才30出頭,年紀也比我小),錢也賺的較多在這樣的環境下,工程人員怎能認真做一輩子的程式開發?有辦法的研發人員早就轉做專案經理,甚至去當老板了因此台灣的人才不是不認真,只是認真的方向不同罷了(我有位朋友在google上班從事行銷方面.他還說過我這種只是高科技的黑手)不過好奇的請教一下?為何現在的白人會被印度人取代?是因為軟體開發投入的心血和獲得的報酬比商科差而不願從事軟體開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