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統計,行政院主計總處那一年沒有做? 能不做嗎? (行政院主計總處若有一年不統計或不公佈統計,問題才大吧)不過每個家庭平均有幾顆睪丸、幾個卵巢,這種統計,行政院主計總處不會去做。(要統計,也是統計戶數的人口結構、組織形態之類的)
//類似的統計,行政院主計總處那一年沒有做? 能不做嗎? (行政院主計總處若有一年不統計或不公佈統計,問題才大吧)行政院主計處,爽缺,只統計,不處理..它不統計,她們會失業國家很多研究機構,每年也在統計,統計學我不懂,但看久了,廢文,哪些因素我都知道,那些問題,沒解尤其是GDP的研究,雖便估個值,然後,一修,二修...跟賭博一樣這樣我也可以當領高薪的研究員了
這是全年齡的平均又不是剛出社會的平均有啥好奇怪高考又不是幹一輩子46K,會調升的好嗎怎麼大家都覺得畢業拿多少以後就多少說薪水沒成長是指10年前大學生的起薪跟現在大學生的起薪比沒成長(其他以此類推)而不是10年前的大學生工作了10年沒成長,那自己是不是也要負些責任但即便如此~~這個統計還是沒意義的上回新聞還說某幸福企業光獎金平均162萬哩~但就我所知很多員工的年薪都不到這個"平均獎金"了
去看一下原文吧,大家只會依照標題打轉....然後看到標題就先怒了,怒了就開始發文了,發文就看到樓歪了,歪了就要出來吵了1至9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3萬8631元,不是標題的數字,還要加上年初的年終獎金與績效獎金還有加班費等等....算出來非經常性薪資為4萬9977 元要看就看經常性薪資比較有參考價值至於你說台灣人平均薪資38K是不是合理數字,就全齡來說似乎也沒什麼好驚訝。但是你知道西元2000年的經常性薪資嗎? 答案是37860 .... 相對於目前的38631元,你就不需要去懷疑是不是數字有錯了的確2000年到現在都在空轉...
ake999 wrote:你達到了門檻了沒?...(恕刪) 104年9月工業及服務業統計90年的時候服務業部門人數比工業部門人數多了0.3%104年的時候服務業部門人數已經多了28.5%台灣服務業果然是蓬勃發展頗為玩味
ytzhenry wrote:1. 可支配所得平均數:臺灣地區 103年 303762元 每月為 25314元2. 可支配所得中位數臺灣地區 103年 259926元 每月為 21661元數據要這樣看 才比較有代表性~ 請注意一下,這個數字是可支配所得而不是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