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計程車是"艱苦人" 所以稅費給優惠, 現在台北還有提供公有提車場每次一小時免費.
怪不得一堆事業不如意的都跑去開小黃.
反正幾乎沒門檻可言, 職業駕照就是普通駕照加考的曲巷掉頭 (有實際上路經驗的人大概99%一次過關).
好...入行門檻低, 至少要有篩選指度麻~ 每天在路上跑的人,
理論上應該要有比普通駕駛更好的技術與修養,
而不是橫衝直撞,逼車, 無視號誌標線 這些都應該加重處罰, 甚至罰過無效就取消執業登記證一定期間內不得再開小黃.
要不然這些人根本有恃無恐...反正不幸被抓再來死皮賴臉:開車很辛苦,開小張一點.
再不然就是...找民代或立委關說.
樓上很多人都講過了, 真的肯用心的司機, 根本不用在路上繞or搶客...
光是熟客or熟客介紹的就應接不暇,
再不然一些會動腦的,早就開始做所謂包車旅遊, 載中國或是東南亞遊客到北海岸,宜蘭等...一日遊.
台灣的計程車管理制度需要大改革,
Uber不合法,不過很多制度值得師法,
像是App計價, 司機不用怕收到假鈔或被搶,乘客不用怕司機哄抬價格,
GPS監督, 下車後收據包含行駛路線,距離與時間全部列在收據上Email到信箱,
如果覺得司機亂繞路馬上可以申訴要求退款,
乘客可以評分司機,若平均分數低於標準會被約談,會暫停甚至永久停權.
這跟現今幾個大型計程車差別在於很多計程車隊接獲投訴或是檢舉,
通常就是派人去檢舉人家摸頭,道歉,半威脅利誘要求事情不要鬧大,
沒想過要教育駕駛或是淘汰不適任駕駛,
讓民眾失去信任感.
此外"計程車計費表"也應該改為APP計費,
因為可以設浮動價格,不用每次逢年過節還要印貼紙: 日間照夜間計費,夜間計費另加收20元
或是像2015年10月漲價一樣還發對照表依表另外收差額.
計費可以更彈性, 可以鼓勵司機到車少的地方載客, 也減少司機拒載短程.
而且收費可以更公平, 把高速公路按里程收費都計算進去.
還有就是...乘客用信用卡付款下車馬上離開,
司機不用怕負擔刷卡機連線費用,簽單列印費用, 訊號不好無法連線...反正一切都App線上解決.
其實我會都搭Uber就是因為這些原因.
至於原文提到的司機語言問題,
其實如果有心根本不是問題,去過日本&韓國旅遊的人就知道,
他們大部分司機外語能力極差, 不過他們車上備妥各種簡單翻譯的板子,
現在手機APP翻譯也很方便,靠比手畫腳就可以...
很多國家也設有方便觀光客使用的免費線上即時溝通翻譯專線.
只要政府或是車行有心,都不是問題.
關鍵還是計程車真的該好好做總量控管,淘汰不適任司機, 嚴格執法.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