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準備上市上櫃的公司,員工認股您會買嗎?

除了前景還不錯,營運很好,還有幕後大老闆是誰,也很重要~
你們公司跳過興櫃要直接上市阿,那應該是確定的消息吧??
如果是確定的,那一定要買...多少認一點吧!!

hchou38 wrote:
我所知道的是,我剛進入公司,滿了一年後曾經發了公司股票權證做紅利,
但因為集保的關係,所以保管了兩年,去年底才正式拿到了紙張權證,目前所說的權證股票,
其實還有一半左右還是集保的,因為發放的年份紅利不同,
而....此次的認股規則卻是沒有集保的問題,
所以現認可以現拿權證,這我也不明白為何有此差別?


這個是分紅配股吧,我先生也有,
比如說去年公司給二十張,但是是分年度給,
你現在問的,這種是要員工掏錢出來認股的,
股票會直接入你集保戶頭,只要公司一上市,你就可以買賣..

當初我先生他們公司認股,好像是15元,後來又增資,
上市之後最高曾經100多元,突然大家都變有錢人,很多人賣股票換房子..
這是你賺錢的好機會,千萬別錯過了...

Evil_Justice wrote:
呃...我想......(恕刪)


申請公開發行不等於公開發行公司
公開發行公司泛指在交易市場有公開交易平台之公司
興櫃是發行公司不是公開發行公司
不要看到股票公開發行就當他是公開發行公司

你可以問問你的股代人員或是證券主管機關

不要沒打到別人臉反而自己被打臉
人生的價值取決於成就了什麼

silencenadir wrote:
申請公開發行不等於公開發行公司
公開發行公司泛指在交易市場有公開交易平台之公司
興櫃是發行公司不是公開發行公司
不要看到股票公開發行就當他是公開發行公司
你可以問問你的股代人員或是證券主管機關
不要沒打到別人臉反而自己被打臉


痾...很不想自曝身分,但以我過去三四年來幫客戶或是幫公司IPO的經驗,
以及我對證券法令的了解程度,我可以百分之百肯定你是錯的!!!

台灣的公司大概分幾類:
1.非公開發行公司
2.公開發行公司

其中公開發行公司又包含幾個階段:
1.補辦公開發行通過
2.興櫃公司
3.上櫃公司
4.上市公司

正常程序會是非公開發行公司經過補辦公開發行程序就會變成公開發行公司,
然後要再送件申請登錄興櫃,才能成為興櫃公司,
興櫃掛牌後滿六個月,各公司可以視自己的財務業務狀況申請上市或是上櫃。

補辦公開發行跟登錄興櫃都只是過渡期,目的就是未來要上市或上櫃。

以上供參...
silencenadir wrote:
申請公開發行不等於公開發行公司
公開發行公司泛指在交易市場有公開交易平台之公司
興櫃是發行公司不是公開發行公司
不要看到股票公開發行就當他是公開發行公司

你可以問問你的股代人員或是證券主管機關

不要沒打到別人臉反而自己被打臉


第一、你真的沒有把自己PO的文字看清楚:

silencenadir wrote:
何謂興櫃股票?
興櫃股票,就是指已經申報上市(櫃)輔導契約之公開發行公司的普通股股票
,在還沒有上市(櫃)掛牌之前,經過櫃檯中心依據相關規定核准,先在證券
商營業處所議價買賣者而言。
興櫃股票未來不必然會上市(櫃)成功,要看興櫃公司將來能否符合上市(櫃)
的掛牌條件而定,應特別注意。」


「已經申報上市(櫃)輔導契約之公開發行公司的普通股股票」

拜託你的國文能力可以好一點嗎?

第二、「公開發行公司泛指在交易市場有公開交易平台之公司」

何謂「公開交易平台」嗎?我想不用多作解釋,「券商」沒有錯吧?

你要不要打電話去問問你的券商,你能不能買興櫃的股票

股票公開發行本來就等於公開發行公司

還有,小弟不才,在券商幹營業員幹過三年,需要詢問股代或是證券主管機關的可能是您,看看是不是能將您錯誤的觀念給糾正過來


還是我們約個時間到券商去?讓券商好好跟你講解一下?

還有,樓上也打你臉了,要不要多去念點書?

hchou38 wrote:
基礎上離股票上市不遠了,這我也本來就很確信的...(恕刪)


基本上,你們公司如果要從非公發公司變成公發公司再興櫃然後再上市,
中間這個歷程少說要兩到三年....
因為有一些程序跟一些法令要符合要求,所以絕對不會是今明兩年內就會上市的...

順便談一下認股權的課稅規定,現在的國稅局有點機車,

認股權執行認股拿到股票時,要課一次個人綜合所得稅~

股票賣掉時,又要再課一次證所稅。

所以哪個時間點認股、哪個時間點賣掉都要考慮。

不然認股權雖然可以賺很多錢,但要繳的稅也很驚人....

在錯誤的時點認股就會差很多。((最近剛幫自己公司算過,差好幾倍...

順帶一提,你可以跟你們家的財會人員打好關係,

了解公司目前股東的來頭,如果有很多的創投公司的話,

代表你們公司在那些創投公司眼裡很有前景,未來公司股價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Evil_Justice wrote:
第一、你真的沒有把...(恕刪)


哦~我想事實應該很明顯明白了,兩位如果還有沒法釐清的就PM私下指教好嗎?
以前我也不怎麼在意自己的討論串有人閒聊或是筆戰了,
但我現在非常的在意了,因為自己就曾經為了跟人爭辯,
讓整個討論串都是酸言口水,回頭看看真的覺得蠻不堪的,
凡事得理就好,如果自己真的錯了,我一向的原則也就是當場承認錯誤就好,
如果自己是對的,覺得該說的說完,有些風度就停了吧!!
如果非要讓後面想強詞奪理的人住嘴,想必又是往來好幾篇,
而且還不一定能讓硬坳的人閉嘴,
自己有時候回頭看了都會覺得好幼稚好無聊.
在01有個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只要有人故意筆戰硬坳,就算旁人知道有人臉皮厚故意,但都保持鄉愿不願意出面說句公道制止,
就是因為這樣,我才覺得某些版面的風氣跟禮節很糟,糟到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
我想我能理解了,如果股票能夠撥到自己的證券戶頭,
那肯定是已經IPO了,前年大前年沒有,但今年卻可以立刻發放
我想不用再傷腦筋應該算是正式發行了。

Evil_Justice wrote:
第一、你真的沒有把自...(恕刪)


詢問了股務代理
如同前面諸位所說
受教了
人生的價值取決於成就了什麼
1、無論公司是否公開發行,員工都可認股,只是相關規定有所不同:

一般公司:詳公司法規定
公開發行公司:詳證交法及公司法規定。

但對投資人來說,公開發行公司有公開市價,比起一般公司以股東淨值為參考價,吸引力大多了。

2、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一般翻成首次公開發行。在證交法規定中,公開發行公司(含興櫃、上櫃、上市)股票皆可自由流通,只是流通的市場不同而已。

3、有的公司有員工激勵計劃搭配認股權,有的僅是在公開發行通過後首次增資時,保留員工認購比例。給每個人的認股背景不同,但員工是否認股,我覺得看個人想法吧。但記住投資有賺有賠,若是穩賺不賠,請私下私訊小弟我XD

4、提醒出售公開發行前取得之股票,存有被課徵證所稅議題。

小弟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服務近8年的經驗如上,希望對原PO有幫助。

hchou38 wrote:
如題,公司的營運跟...(恕刪)

營運不錯,EPS是正的,有賺錢
這樣還不認就是傻子,只是小聲地問一下認購價是多少?
EPS是多少??
不過應該是不會讓你用10元認購了吧?
一般開始有賺錢,興櫃過,後續都不太可能讓人用10元認
敝司草創時期,用10元認股,小弟認了200張
還在套牢,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解套變有錢人啦
這都是一種賭的概念
吳隆繩 wrote:
營運不錯,EPS是...(恕刪)


喔~200張,也太貪心了吧?!
我不貪,湊齊100張就好了,
其實因為職等年資的關係,也有張數額度限制的,
不可能一次能讓你認100張以上(除非是高級主管),
而這100張還有一些是前幾年的紅利成果,
承購價,昨晚有貼了,您可能沒跟到看到,
就是10塊啊!!But,...實際上某些因素,最後核算的不是剛好10塊。

我覺得每個公司的認股規則可能都不一樣的,還是公司規定的算數,
畢竟公司還是有上市上櫃比較能有規模制度,
一切的營運規則也都會照著上市櫃的方式運行,
我覺得這樣挺好的,至於前面有網友提到認股時機,
我覺得那篇辦法的條文跟實際運行是有出入的,
因為我很肯定認股的匯款是要在這個月底內匯入的,
而年資認購百分比,我覺得是運作執行問題,
可能會像是之前離職同事的例子,認購年限沒到,其餘的就會有公司主動買回。

所以操心要不要保留晚點再認其實是多餘的。

EPS本利比嗎?如果是聊車子我可以會覺得您說的是ESP電子煞車系統,
根據公司財務的報表內部看到的,好像有2塊多吧(去年度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