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e8671 wrote:
不管做小黃司機或Uber...(恕刪)
這世上是好賺的輪不到你賺
一個非親非故跟你說好賺
就是希望你來賺
他才有好處
albert0723 wrote:
1.額外的接乘客上車時間與汽油消耗,既增加意外風險,也不環保減碳。從接受乘客叫車開始,到駛到乘客所在位置止,多數距離不短或繞路,顯示實際上線的車少,要不然就是乘客少。
2.路線不熟的安全風險。由於司機多屬兼職,路線並不熟悉,有時乘客指揮,或是走錯路急喊轉彎,就會有急煞、急轉等動作發生,容易發生意外,非常危險。此外,只要走錯路就算繞路,不論態度多和善,服務多好,一律給你低顆星的評價。
3.惡質化的司機評估系統。
(恕刪)
我也很難想像一個像我這樣近60歲的老頭被一群20初頭的小孩們(Uber台北公司從總經理到最底下全都是一群小孩)叫回Uber「再教育」是什麼樣的景況。這個洋人的理念顯然沒有搞清楚情況。
4.差勁的導航APP。Uber明知司機都不是專職的,對路線不熟,會被打低分多數是因為走錯路被認為繞路多付錢(倒楣無辜的司機還因此要被「再教育」);而不是提供一套較好的導航語音系統來幫助司機(還叫司機應自行購買優良的導航系統)。那這抽20%又不用付稅的買賣實在是太划算了!
2.對司機與乘客都沒有任何保障。Uber在審查司機資格時,只看司機有沒有保強制責任險;因此,發生意外事故時,是司機與坐車者間的關係。兩者都沒有保障。現在只是沒有發生重大事故,一旦發生,司機與乘客都受害(強制責任險的理賠有限)
3.對所有Uber司機來說,只要發生一次重大意外或一堆罰單,可能就得不償失!
4.就像台灣的健保一樣,病人端(Uber乘客)喊爽,血汗的醫護端(Uber司機)即將崩壞。網路有一名開50次的司機撰文說,他不想幹Uber司機了,他想當Uber乘客,這種心境只有幹過Uber司機才能領會!所以,不用再問當Uber乘客好不好了,一定爽的,但是未來是否有很多Uber司機,就不知道了!
2.要用三年內的一般新車,五年內的百萬豪華車來開Uber,連Excel試算都不用,直接就告訴你:不划算!買新車來專門開Uber的,更是匪夷所思,肯定賠。因為Uber目前的費用比小黃計程車便宜,巡車與接乘客上車所耗費的時間不一定比小黃短。如果車子是進口豪華等級,其實更不划算(尤其車子被小孩弄髒,皮椅破損,或是酒客嘔吐)。比較划算的是年份較老的中古一般車(Uber接受2005年以後的車子)。
(恕刪)
那職業保障呢?我想Uber司機應該什麼都沒有!換句話說,少數專職當非法的Uber司機,表面上的收入好像比較高,但實質未必!這是要專職當司機者要仔細考慮的。
4.如果您本身就有一份專業,而且在專業領域還蠻受人尊重的,自尊心較強的,建議您不要為了賺一點小錢來受罪(可以找和你專業領域有關的外快來做)。因為這份工作沒有特別的技術,所以需要體力付出、卑下、忍辱的工作態度與服務,受不了「奧客」的真的不要來!
5.在我的朋友中,Uber司機還有一個來源,就是失業又無相關可以跑小黃的職業證照。他們的經濟困頓,即便Uber非法,但只要普通駕照就好也正好提供一個機會,於是就買二手車或租車來跑Uber。結果是,比小黃還辛苦,要達一定的金額才能小賺。像現在天氣那麼熱,巡車不敢開冷氣,休息時間要跑7-11,非常辛苦。其實講自由,開小黃也很自由,Uber又比小黃便宜,所以真要拿它來謀生,千萬要算清楚。除非Uber合法,否則建議還是去考照開小黃較好,能加入台灣大車隊更好(意思就是如果Uber合法,那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而是在台北的Uber司機都很辛苦了,到中南部就會更好嗎?當然,如果合法以後,就不一樣了!
2.機場捷運就要通車了,屆時最有利潤的機場線,連台灣大車隊都要受影響,遑論Uber!
喔! 最後再說到我自己吧!我開了兩個晚上,實接10次,另有3次被取消,扣除Uber的20%後,實賺1432元;
最後,讓我向全國的小黃司機致上我個人十二萬分的敬意,您們辛苦了! 因為我以前一直以為開小黃是一件很輕鬆簡單的工作,同時,起碼你們還正正當當的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