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一句就是數量不夠多, 跨國公司會增加薪資, 但到一個地步的時候(薪資成本不高過歐美的1/2強)會回頭會向別的國家找, 因為"夠格的人"數量不夠多.
"夠格"的台大畢業生"未來"在畢業後應該可以百萬. 但是並不是所有台大資工畢業生"夠格"做研發工作, 例如有些比較適合想走演藝圈. 事實上真正"夠格"工程師都是少數. 真正夠格的工程師是會為了突破到頂尖而廢寢忘食, 然後我們一個好公司在雙方目標契合的狀況下給予他適當的報酬和低壓力甚至無壓力環境讓他安心的為公司和自己進行突破.
我看到頂尖的工程師下班之後也都是研讀paper和自己領域的東西, 也一樣有戶外活動, 但腦中一直都會是他想要突破的東西, 因為突破對他來說是"興趣"而不是"工作". 在台灣, 很多學生是被"逼著"唸書或者是不知為何念而唸書. 所以畢業後如果給予無壓力環境造成的結果就是大放鬆, 再不然就是變成無頭蒼蠅無法自己突破, 最終做不出東西來. 因為他本來就不適合做"夠格"的工程師.
我認為台灣真正"夠格"的工程師只有該系所畢業生的1%, 以台灣目前的人口數量, 絕對無法滿足這些大廠和外商, 即便提高薪資也找不到"夠格"的人, 因為本來就不多. 但是生命自會找出路, 這些跨國企業就會在其他國家找人, 東歐, 大陸仍是目前很熱門的研發人才庫. 未來東南亞也會漸漸起來, 他們也有很聰明的人會出現.
研發找人的原則是"寧缺勿濫"4個字, 所以找不到"夠格"的人就會放棄而向其他國家徵才, 而不是一直增加薪資直到在該國找到人. 勉強用不夠格的人只會造成後續雙方的痛苦.
so, 回推到學校, 就算增加很多研發科系也沒有用, 硬塞小孩到研發科系逼他們也沒用, 因為本來就不是生出來的人類都適合做研發工程師, 腦袋和個性本來就有差別. 不是說訓練出來的人都能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