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40歲真的找不到工作嗎?

去做粗工阿

我有認識1位從台糖工作30年退休的阿伯

玩期貨把退休金輸光,回來做粗工

60幾了,體力還很好呢

amongolu wrote:
請問是什麼類型的工作...

我大學畢業,在半導體相關產業10幾年,我不是工程人員,我是後勤部門的!!(恕刪)


半導體其實很封閉的,外面公司不是很了解半導體
在搞甚麼,所以你要找外面工作會比較難
再加上台灣薪資其實倒退20年以上
建議不要將薪資設定在40k會比較好找
比方有35k就先做了
還有可以嚐試做一些服務業的工作
是的,設定35k就做了,不設定40k. 謝謝樓友們的意見,即使打工也要找出一條生路!!
有沒有公司專收40歲以上的?(所謂中老年,微鳳凰)
樓上很多人說到40歲找工作就要靠人脈

但是當表現的不好的時候,自知性都要比人高很多

要不然就要臉皮比人厚很多

幾年前公司上層人事大風吹

當然也是很多人是因為因為誰誰誰而進來公司的


只是最上面的頭被點了表現不好後自動消失,而他底下帶進來的人還賴著的時候

連大樓警衛都被問到煩...XXX怎麼沒走...XXX怎麼沒走...


真的是有夠丟人了
40歲基本上有人脈也沒有太大用處了啦, 每個公司員工年齡分怖就像金字塔一樣, 越高的地方能堆的石頭越少, 30歲前要靠自己努力, 30-35要努力經營人邁, 35歲左右要佔好蘿蔔坑, 然後一直撐到做不下去為止, 如果你35歲進了好公司佔到好缺, 那才有機會撐到退休, 像我每年看公司發金牌給資深員工的時後就有很深的感覺, 滿十年有十幾個, 滿二十年差不多剩五個, 滿二十五年連一隻手都算不滿, 唉....
"前半生享樂下半生就等著吃苦,上半生吃苦下半生就享樂"

不知不覺我也破40歲了
看到周遭的同學在職場上紛紛受挫
這時期轉職很尷尬,有小孩有房子
曾經位居高位後,一旦要轉換工作就很難接受降職降薪
104有個潛規則,35歲後轉職就不容易了
如果本身沒有一技之長,很難換到條件更好的工作
於是都會興起創業念頭
但是在我看來,他們成功機率很低
一是創業念頭是受挫之後才萌生,所以是找不到出路才病急亂投藥
二是沒有創業相關的一技之長
這樣去創業只是讓現況更加惡劣

我因為28歲就知道了 所以10多年前開始準備
13年我換了11間公司 跳槽是加薪最快的方法
現在我要換工作或創業都可以
不過10多來我付出的是每個晚上和假日都在充實自己的專業能力
英文 數學 軟體...等等

20出頭剛退伍 我聽了胡立陽的演講
他的論點讓我很受用 轉貼如下
他講了一句話很棒
"一個人到了三十四、五歲,如果還看不出一點點成功的倪端,潛力無法發揮,甚至還在摸索、仿徨的話,根據專家指出,他的〈前途〉大致已定。 "

掌握人生的五個黃金階段
(一):首先是二十四歲到二十九歲,我稱做〈工作試用期〉。
在此期間要盡量去摸索、嘗試各種工作,畢竟實際理論與理想總會有所差距,常聽一些剛入社會的年輕人抱怨:這份工作沒有前途、根本學不到東西。甚至一些年紀已不小的人,老在唱回想曲:當初如果怎樣、怎樣,現在就會如何、如何。其實,到了最後還在發牢騷,除了浪費自己的口水,還會吵到別人。
我要奉勸所有的年輕人,這段期間,在找到真正適才又適所的工作之前,寧願不斷的換工作!是的,不喜歡老板、工作環境不如想象的好……都可以馬上離開。海闊天空,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明知道工作不適合,卻沒有勇氣站起來辭職,或顧於面子---要證明自己也有工作,能勝任任何工作,再加上人類天性攫取厭動,所以對工作〈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情形屢見不鮮。工作不快樂,卻一直耗著,拖過一天算一天,慢慢的就自然會掉進了工作只是糊口的陷阱。
對很多人而言,不換換工作,有時還真不知道自己最喜歡的會是什麽。比方講商科的人,能做的事太多了,可以拓展市場,可以做市場分析師,也可以做商務行政的事,如果不多嘗試,老是在頭一個工作上原地踏步,豈並成了井底之蛙?因此,要好好利用這五年去挖掘潛能,如能及早認清自己,便已在成功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二):二十九歲到三十四歲,我稱做〈奠基期〉。
   孔子強調〈三十而立〉是很有道理的。到了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在做什麽,還在天天換工作,那可就要拉警報了,你在二十九歲以前找到了一個真正適合自己誌趣的工作後,下面五年就必須靜下心來,全力在工作上學習,奠定基礎。我認為這是年輕人在創業階段中最重要的一還環。
一個人到了三十四、五歲,如果還看不出一點點成功的倪端,潛力無法發揮,甚至還在摸索、仿徨的話,根據專家指出,他的〈前途〉大致已定。
(三):三十四歲到三十九歲這五年,我稱之為〈衝刺期〉。
在此期間,無論體力、腦力都達到了最顛峰的狀態,由於已經奠定了基礎,可以在最擅長的工作崗位上,好好衝刺,充分發揮。據我觀察,一個真正有實力的人,到這一階段幾乎可以獨當一面,成為高級主管了。
(四):四十九到四十四歲,是〈發揚光大期〉。
這時衝刺已經結束,正邁向成功之途,所以要順勢將奮鬥的精神發揚光大,找尋全方位的磨練與挑戰機會,將工作的局面增量擴大。
(五):四十五歲以後則進入〈享受期〉。
此時並不是什麽都不用做了,而是要準備把工作經驗傳授給下一代,在“施比受更快樂”的人生最高境界中好好享受一下。這就是說,你一方面在工作崗位上仍要貢獻智慧,另一方面則要多花時間去培育子女或訓練員工。
以上五個階段,環環相扣,走在其中,須隨時警惕自己,確實扮演好每個階段的角色。
104有個潛規則,35歲後轉職就不容易了!

現在真的感受到了!!
真的~~沒有一些"特殊的專長或是技術~

真的就不好找~~~

現在快30很多公司就再選了....
台灣高齡化
但中年失業難找
小弟我也正在找

公職也是一種出路
當然除非可以自己創業

不然還是繼續找...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