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anlin wrote:
我和我太太當年都是在台灣沒大學念的人. 我覺得要給每個人念書的機會...(恕刪)
那我真的要說
念書處處可以念,不一定要在大學念
而且,念書這件事,是最單純不過了,堪稱一步一腳印,念一字是一字,念一句是一句,念一本是一本
而且同樣的一本念好幾次,還會有不同的收穫
天下很少有這麼好的事吧
喜歡念書,那就
把握你現在有的時間吧
另
在大學的人也不見得都在念書(包括台清交)
念書不等於進大學
kuanlin wrote:
我和我太太當年都是在台灣沒大學念的人. 我覺得要給每個人念書的機會
李安跟你一樣,這沒甚不好,
臺灣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已經在市場經濟的供需不平衡下死到臨頭了
(看大學低薪化就知道了)
教出一堆只會念書考試的人才,並不是不需要,是出來的同質性人才太多
李安如果活在現在的臺灣
他就一定能考上大學,說不定跟臺灣一堆人一樣,在學電腦了 (他在美國也試過學電腦)
但,世界上可能就少了個李安,多了個領22K的上班族
念書? 看這標題,念書的目的若是"就業",那真的沒多高尚,
要念書求技能去就業的話,又何必一定要去拿學位
拿學位只是為了能靠學位找個好飯碗? 那大家有學位之下,就是通通有飯碗,但沒好飯碗
臺灣這種士大夫觀念,念書拿高學位代表成功的觀念真該改一改了
照週刊資料,博士每年出產六千,每年臺灣要的博士職位工作才幾百個
念個博士很了不起,然後呢? 能學以致用嗎? 不行?
那跟去圖書館念書自己做學問去旁聽課有何不同? 差別是多個博士頭銜跟學位有面子嗎?
但博士找不到對應的職位,被當大學生在用,豈不更沒面子? 最糟的是念這麼多書若只是為就業的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