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冷凍空調業 這行業有前途嗎?

有阿
這是很多年輕人不肯學的實在技術
比你去坐辦公室的工作好太多了
我朋友一開始從學徒做到現在自己是師傅了
還自己開了..前後花了6年
現在月入十萬左右..
你去坐辦公室坐6年有沒有辦法拿到這樣..還自己當老闆
還有一個也是去學做裝潢..現在也自己開了
哪像我坐辦公室坐到現在跟個傻B一樣
每天穿西裝打領帶..阿錢也沒變多..裝模作樣的白領族
上馬屁下幹譙..日復一日..開智障會..坐到屁股痛五十肩..腸胃出問題


大頭貓kevin wrote:
小弟家以前就是自己開...(恕刪)


"基本上台灣就兩大品牌,不是CARRIER就是TRANE"
不是還有個YARK嗎???
可惜當年沒有學通...
只會補補焊焊外加洗TUBE~~
pcepan wrote:
"基本上台灣就兩大品...(恕刪)


我們BOSS本來是在TRANE總公司上班!!!

後來自己出來當老闆!!!

聽說TRANE出來一次就要8000!!!哪怕只是插個插頭@@

大頭貓kevin wrote:
小弟家以前就是自己開冷凍空調冰水主機公司的,從小自然也跟著老爸全省走透透去工廠灌氮氣-查漏-抓漏-洩冷媒-抽真空-灌冷媒-換墊片-拆離心機等等,真的是黑手。基本上台灣就兩大品牌,不是CARRIER就是TRANE,因為品牌的關係我們做的以前大樓用的比較少,所以都是跑紡織廠,後來漸漸的工廠外移,代理商也做大。就慢慢沒有小公司生存的空間。標案要搶,回扣要給,驗收還不給過,票期拖半年,後來我哥接了我爸公司每年也都賠1-200萬,我看不下去索性叫他收掉,找個工作做,現在換去大集團公司當正工程師還不錯,不過也是因為當初做了這行,累積不少經驗,進了公司可以打掛一大票人。建議你可以把這行業當作學習累積經驗,研究如何結合熱泵跟離峰儲冷式空調節省電費,當然也可引申出更多節能的方法,有時只是動動筆(超高壓電價2段式/3段式/契約容量等等)就能替公司每年節省好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這時你的價值就出來了。那這行的前途你看出來了嗎??...(恕刪)


看來你不是專精人員

流程都忘了??

更換完零件後的流程

灌氮氣,站壓,抓漏,站壓成功,抽真空,站空,抓漏,站空成功(如果水氣過多就要加熱),真空掃蕩法(這招式教科書內的方法,會用的人很少),灌冷媒,試車

===========================================================

大型主機,台灣只有詮恩開利??請問東元呢??約克呢??還有一間OEM的公司??

這些你都沒看過??

你看過的詮恩跟開利,其實有可能是那間OEM出的啦

===========================================================

熱泵跟儲冰節省電費??

嘿嘿嘿...我只能說騙騙外行人還行,真要節能是省多多少??(如果你有便宜的土地,便宜的人工,便宜的離峰電價,那他還是很有搞頭,尤其是分量儲冰,真的可以省不少)

問你幾個問題就好:儲冰設備初設成本差異多少錢??價差幾年回收??設備維修保養要多少錢??萬一控制不好,過量儲冰要花多少錢維修??我看過不少儲冰失敗的例子,業主欲哭無淚

當然找對公司也是很重要的,找到對的公司幫你弄儲冰,可以讓你感到很滿意

另外熱泵??那不過是順便節省一點點能量罷了,去用莫利爾線圖畫畫看,能回收多少%熱量??

以上兩種節能方式,可以讓你替公司節省百萬元電費??我笑了

你有參加過節能類的研討會嗎??


PS.要節能就選用高ET的"滿液式蒸發器",跟低CT的冷卻水塔(水塔選大一級,水泵也大一級,多洗水塔,多保養,電費就省一級)

ppgod wrote:
大型主機,台灣只有詮恩開利??請問東元呢??約克呢


我覺得這四個品牌放在一起有bug , 你懂的....


哈拉伯 wrote:
市場有長期穩定需求年...(恕刪)



挖土機伯說的是重點阿

幾年後老一輩退休 年輕人不肯做 市場出現斷層 就要靠你來銜接斷層了

現在沒什麼年輕人在做的 等於將來比較少人跟你競爭

不像某些熱門行業 大家搶著做 競爭淘汰率超大

要搞清楚民生上的供需法則

有些行業是歷久不衰的

我也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
因為原本我是做冷氣維修保養~
工作很輕鬆~時間很彈性自由!!
月領約四萬!!大約做了四年達到這樣吧...
基本上都是簡單的維修跟保養而已!!算是很容易學的東西

後來因為以前的師兄自己開店
來找我一起打拼!
所以我最近轉去他那邊學冷氣安裝
真的是操爆了.........
非常的累~
比原本的工作累上三倍以上
領得還比之前少一些!!
沒辦法~算是學徒~有破三萬~還能學點不一樣的東西~
算一算也沒虧很大就是了!!


但..........
學起來之後~若只想依附在別人的公司
好像又失去了點意義!!
因為比前公司累很多~錢又不會差多少!!
感覺這樣的操勞也只不過是用更多的體力與時間去換更多的錢(未來領師傅工資的時候)
也可能因為過度操勞而傷身~多賺的錢可能也只是買藥錢........

不過這次去師兄那做~除了學技術~也學公司經營!!
當然學一學之後再看自己是否能自己開店~或是回前公司繼續過養老生活
因為不開店~去給人請~正常上下班的情況下大概也是頂多領五萬多吧
回前公司~雖然可能是領四萬多~但多了很多時間也輕鬆許多!!還有空閒能接外快!!


前途.........只能看看未來技術工資會不會往上調囉........
現在外面行情真的被搞得很亂!!沒很好賺了~~
而且若沒配合到設計師~或是接到建案的......
就得靠夏天賺起來~不然冬天很難熬!!

這篇文章很有參考價值
這年代辦公室白領工作持續減少
高學歷競爭者是持續增加
轉藍領會是條好的出路

Myalegon wrote:
我覺得這四個品牌放在一起有bug , 你懂的......(恕刪)



我不太懂耶

我都不會

也都不懂

啥都不知道

除非很內行,不然哪會知道啥BUG

您內行的歐
TECO居然能夠和TRANE, CARRIER, YORK並列!?我記得TECO只有馬達做的還可以。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