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給正在找工作的您,一點建議一點分享

waterrufe wrote:
老闆:那他們希望的待遇是多少?
人事:A-30000 B-22000 C-36000 D......

老闆:打電話叫B明天來上班

這很正常~

工程招標還不是也這樣

何況日常大家買東西都會比價了

waterrufe wrote:
人事:A-30000 B-22000 C-36000 D......

老闆:打電話叫B明天來上班

welcome to Taiwan


22K---->令人陽痿的薪水。
休學、離職,出國去,別讓青春浪費在台灣。

alanweiking wrote:
要怎麼做「薪資結構調...(恕刪)


履歷上自然會列工作經歷, 面試時都會要求面試者填上目前薪資等相關訊息.
多找幾個來面試, 大概就可以知道其他公司的薪資水平做為參考.

wacow5119 wrote:
履歷上自然會列工作經...(恕刪)


收到,但是這樣做的目的難道是要砍員工的薪水嗎?
不然這樣做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不是嗎?
還請指教。


alanweiking wrote:
3-7.做好基本功課
在面試之前應該要對公司(部門)以及產品(服務)有基本的了解,大部分的公司企業都有網站可以參考,或可以利用Google來搜尋。這種小地方看似簡單,但是做到的人還真不多。


補充樓主的3-7作好基本功課

作好基本功課有助於降低緊張,現在大環境不好,很多求職者面試得失心太重,過於緊張導致容易答非所問。

但是只要做好基本功課,是可以降低緊張的,幾個面試官常問的問題,求職者一定把這些問題先準備好讓面試者來問。

(1)為何離開上一份工作?
(2)敘述一下你的職場生涯規劃?
(3)簡單敘述你自己的優缺點?
(4)為何來我們公司應徵?
(5)你可以接受外派嗎?
(6)來一段英文自我介紹吧!
(7)你希望的待遇多少?
(8)你對我們公司有什麼認識?
(9)你對加班有什麼看法?
(10)你能為我們公司帶來什麼呢?

還有很多,但這幾個問題最常被問,每一個問題都有很好的解答,我舉例回答問題(3)與(10),給大家參考

不一定是最好,如果回答得不好再請多多指教

(3)我的缺點有時個性是較為細心,有時太過吹毛求疵了,不過現在我還是秉持著謹慎的心情去看待每一件事
情,優點就看求職者自由發揮了。

(10)我想如果有榮幸能夠被貴公司錄取的話,除了在專業領域上我會更加努力學習新的事物,我唯一不會改
變的是我求知的態度,I will do my best.(誠懇的眼神一定要出來)

這些問題絕對不是考驗臨場反應,是求職者在面試之前就該準備好被問的,準備的夠多就不會很緊張了。

alanweiking wrote:
收到,但是這樣做的目...(恕刪)


除非有同學或同事或親戚從事相關工作, 那不然這是合理且合法取得其他公司薪資相關資訊的方法. 沒人會砍既定之薪資, 但可以用作未來薪資調整的參考.

wacow5119 wrote:
除非有同學或同事或親...(恕刪)


補充一些:
可以用的資訊很多, 例如欄位可能會區分年薪和月薪,
但有些求職者會把自己的年收入/12當作月薪在填寫(當事人也知道還不到談年薪那種等級),
所以人資通常會問這些問題:
1. 實際月薪多少? (有沒有區分本薪和加給?)
2. 年終多少?
3. 是否有其它獎金(如月/季獎金,三節獎金)及計算方式

甚至還有機會問到求職者面試其它家公司時,該公司所開出來的薪資條件.

再加上從人力銀行買來的資料/人資自己的管道所取得的資料做比對,
就可以多多少少去瞭解這些職缺類別的薪資狀態.

誤差不大的,參考的價值就更高了.
誤差過大的,也可以針對求職者公司類別去分析是不是因為狀況特殊,
或是資料有出入.

有了以後, 對於後續公司給薪(不管是新進人員,現有人員調薪)都是一個參考的方向.

至於是調升或調降,就看狀況了.

wacow5119 wrote:
除非有同學或同事或親戚從事相關工作, 那不然這是合理且合法取得其他公司薪資相關資訊的方法. 沒人會砍既定之薪資, 但可以用作未來薪資調整的參考.


收到,那再請教一下,是否可以不回答或是只回答期待薪資?

peggy0618 wrote:
補充樓主的3-7作好...(恕刪)


感謝補充,如果不介意的話,我是否可以加入在本文內並註明您的出處?

waterrufe wrote:
老闆:翻了2頁就擱一旁
老闆:那他們希望的待遇是多少?
人事:A-30000 B-22000 C-36000 D......

老闆:打電話叫B明天來上班


除非這個工作完全不需要專業,

不然這種錄取方式個人很不苟同,老闆的邏輯怪怪的!

B被錄取後,一定會問或聽到其它同事薪資,當她發覺落差很大的時候,

一種是馬上離職,那公司這段期間不就白白把訓練的資源浪費在這個人身上,

她越晚知道公司資源浪費越多,為了省人事成本,最後老闆有賺到嗎?

另一種狀況是這個B發現了,但是覺得自己能力就是這樣,去別的地方人家也不會要,

她還是乖乖領22K,通常這種人行為舉止也都....,公司會希望她快一點離職,偏偏她

就是不要離職,縱使公司把她弄離職了,那公司有賺到嗎?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