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氣的年代多製造一些就業(哪怕是短期)機會是正確的事
而且就業機會本來就應該由政府透過對企業的支持來創造
政府直接釋出的就業機會更短暫也更無效率與無長遠性
(前幾年的擴大就業方案不就這樣,找人掃地除草,錢花完了就結束了)
如果變長期的,那不就又養一堆公務員?
還是我們應該希望政府把工作傳便便?
現在還有這樣做的國家
大概只剩下前兩天試射飛彈還是衛星的那個
各位可以考慮移民
至於2萬2
二十年前的大學畢業生薪水約莫近之
為什麼10幾20年來薪水沒啥長進?
想想過去10多年台灣在做些什麼事
忙著更公平更正義更進步
忙著鞭這個鞭那個就是不鞭自己
沒有外來投資(有來的,一隻手可以算出來)
留不住內資(連我這種窮人,大多數的閒錢都跑到海外基金去了)
哪來的就業機會
哪來的薪水成長?
嚴格說來
如果各位年紀不到30
這些問題都不是你們造成的
只是你們一樣要面對
如果看不清楚現實
看不出來現在的政府努力的就是要讓企業更有理由投資國內
(企業的思維邏輯與我們絕對不同
它可能是錯的,不過我們對了贏了,對改善我們自己的就會機會與薪資並無助益
那將是勝利者一無所獲的勝利)
看不出來現在的局面你可能得先騎驢找馬
下一 個十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跌破最低薪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這政策最主要的是花錢送年輕人去企業實習
其實徵人的過程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花費
徵到不對的人,事後的處理更是一種負擔
如果利用這重免費的實習優惠,找到肯工作的年輕人
對企業來說,當然是一種利多
對之後被雇用的年輕人當然也是種激勵
而2萬2是政府的給薪,之後企業與受雇者的給薪
那是雙方在去談的,政府只是個工作的仲介人
很多人就覺得這種實習,對政府來說是在送錢
可是,年輕人沒有工作就沒有稅收
如果先花一點錢,幫年輕人找到全職的工作
一年後政府就可以有稅收了
更別說年輕人有工作後,消費自然也就會增加
對經濟也是有利的
所以政府回收撒出的錢只是遲早的事
當然,政府在徵選這些年輕人也要花一點心思吧
不要搞到一堆小草莓
或是失業又對2萬2眼高手低的人
那就真的是血本無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