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上班族和軍公教的退休金差這麼多了,還不滿足?

famas2200 wrote:
如果你對法律稍微有...(恕刪)

不要再誤導視聽了
民意基礎夠
國號 統獨 憲法都可以改了
何況是肥貓
敢不敢打老虎 或是只打蒼蠅
只是執政黨的決心問題
法律該保障合情合理合法的財產
不然該法律本身就該被改革的對象
股海蜉蝣 wrote:

不要再誤導視聽了
...(恕刪)



問題是基於人性,
誰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要改當然也是改之後進來的人,
信賴利益被侵害可以提行政訴訟,
由法院認定信賴利益大還是公益大,
但不要忘記老法官甚至年輕法官自己就是肥貓了……
famas2200 wrote:
問題是基於人性,誰...(恕刪)


所以司法改革是執政黨重點
不要再拿說只砍基層的當擋箭牌

法官不改
就由立法機關改法律
讓法官建立評比制 民意審核 技術細節可討論
評比差 不適任得處分 調職 甚至免職
恐龍法官 就讓它淘汰
立委不改就換立委
人民要展現力量
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啊

所有法官
檢察官
所執行之案件
不妨害秘密隱私
都將公布公開於媒體網路
由於輿論公審

所有民意代表
提案 贊成 反對 否決紀錄一樣
都將公布公開於媒體網路
全民監督

不記名投票
是一種骯張汙穢的制度
公堂之上有何不可聞問
有何見不得光隱私
混水摸魚
一併改革
記名是一種對選民負責 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我看這樣還有沒有人干犯眾怒亂搞
執政黨如只口惠實不至
下次就下台一鞠躬
這次改革
沒改到國營企業這隻肥貓

是為德不卒
也無法跟被砍的軍公教勞交代的

對大財團也要斷其逃稅之路
不要再像某吳大院長時期
聲名狼藉
改革遇到大財團就轉彎
好了啦,有些人就是仇視另一族群,說來說去就是那些,等因為政治、經濟造成社會風向轉了,再看看它們能憤恨多久嚕。

先來預測一下,未來軍公教薪水及退休金發展的趨勢只有三:

一、軍公教的薪水或退休金再怎麼換政黨,永遠沒法降到讓幹譙族群滿意,因為政府要用那麼多人,卻擺爛不願多出錢,只能維持現在入不敷出的制度,讓軍公教自己養自己的退休基金,改了半天,刪了一堆,當然也只能延後幾年破產,既然還是會破產,政府又捨不得出錢解決,就會向社會大眾哀窮,一堆幹譙族群就義憤填膺,繼續跟著特定團體痛罵政府員工不替國家想,減了之後還是領太多,要求一定要再調降,降了又只延後幾年破產,大家繼續吵著再降.....無限輪迴

二、大有為政府勇敢發狠,一兩次就把退休金調降到超低的安全水位,告訴大家應該幾十年內軍公教都不會破產了,安心安心,就算有一堆幹譙族群認為米蟲還是太爽,但因為特定團體不打算再吵,這些傢伙也自動閉嘴啦。可惜好景不常,因為軍公教薪水有限,退休沒保障,職務責任又高,漸漸毫無吸引力,就像現在軍人薪水不錯,卻沒有人要當一樣,連長期罵它們過太爽又領太多的傢伙竟也不願去當,口嫌體正直。為避免軍公教戰力日漸下降,要嘛政府工作改成一堆沒保障、少責任的約用人員,弱化政府專業能力,要嘛又漸漸調高軍公教薪水、退休金來吸引人才,走回增加米蟲福利的老路,這時要看執政的是不是幹譙族群支持的團體,是,無聲無息,體諒政府難處,不是,挖咧不公不義,兄弟衝啊。

三、退撫基金是政府創設,制度是政府設計,收益由政府營運,結果因為想搞公務人員編制縮減,後面進來一堆接替原工作卻不用付退撫基金的約用人員,組織由金字塔變倒三角,跟少子化一樣,公務制度被玩爛,當然入不敷出,這時政府又不想多出錢,就把問題都推給退休人員餘命太長、領太多,將資方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四處哭窮,引外部無關的民眾進來幫腔鬥內部,再讓年輕的去鬥退休的,最終就是減輕資方自己的負擔。其實這些爛攤子不是無解,最好的結果就是,政府承認錯誤,建立一套新制度,讓未來倒三角形的組織能持續,而過去因時空改變造成的基金缺口,與軍公教好好協商調降方式後,不要污名的喬出一個雙方接受的數字,再由政府逐年編列預算來承擔退輔基金的財務缺口,畢竟那是你當年承諾要支付的保障,人家能同意打折給算是很夠意思了,隨著那些老人凋零,過去缺口一定得以補平,未來的新制度也可擺脫過去的拖累,走得更長遠。

這三個發展的趨勢肯定都不符合幹譙族群期待,所以請這些傢伙,既然要嫌別人得到超過付出,那就無論如何一定要堅持幹譙到永遠,持續幫政府這個資方減輕壓力.....不要"朝生暮死",被人看破手腳嚕。

對了,說到某些人"得到超過付出",好像環保綠能產業也是這樣,產出的電能成本超高,不靠政府拿我們納稅人的錢大量補貼,根本沒有市場價值,搞了數十年,再怎麼補貼竟也進步有限,早就該倒了,政府還要大家忍痛繼續追加投入上兆元錢坑,而且雖號稱環保,但製造電能的工具、零件、材料、過程卻明明一樣會毒害地球環境,再沒有徹底改進前,拿公務員同樣的效益價值標準,這類長期靠大量補助過活的產業也堪用米蟲來形容,既然國家都這麼窮了,為了國家財政及經濟競爭力,怎能讓它們一直擺爛拿補貼領薪水,日子過爽爽,幹譙族群是不是也應該跳出來好好督促一番,至少要求他們跟公務員退撫基金一樣,得靠自己能力永續經營啊,我們不願意多繳稅去養軍公教,難道就願意漲電費或花政府預算去養"所謂的"環保綠能產業?還是,這些族群是當紅正確,號稱空空的國庫撒再多錢都比照顧自己的員工更應該?
kevin-a1 wrote:
好了啦,有些人就是...(恕刪)

你的說理耐力不得不佩服
但建立在不合理的基礎上
任你在文才縱橫 辯才無礙
也逃不過現實的檢驗

雖然你此篇有些新論點
都是旁枝末節 無關大體

但我之前寫這麼多的 不合理 舉世超高 自肥 是非大體面向的討論
你完全自動過濾

偏執在不想共體時艱還是其次
完全不顧軍公教自演自導任何自肥條款
強推肥咖信賴保護 一毛就是不能少 強迫人民買單
完全不能信服任何人


我覺得再討論下去也沒意義
此篇寫完不如就打住吧


1.只有兵源有短缺之風險
其他公教來源皆供過於求
年輕人不當兵 不是只有待遇少或不能吃苦的因素
當過兵的都知道 軍中黑暗的一面
東混西混換一帆風順 苦幹實幹,撤職查辦 是有點誇張
如果陋習不改 只能招致鑽營之輩 有志之士望之卻步
公教因人口少子化 縮編是趨勢 不要再指望新養舊
若合理都因人口結構改變 養的很辛苦 連不合理還加諸下一代
自己的快樂建築在人民的痛苦上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看到妳們 我真的很懷疑
畢竟的溢領不合理退休金太多 不合理的我前文都說的很清楚了
不要在此打轉


2. 引述 ======
讓軍公教自己養自己的退休基金,改了半天,刪了一堆,當然也只能延後幾年破產,既然還是會破產
======
不能因為只能延後幾年破產就不改
人都會死 所以有病不用治療 延長生命 是這樣的嗎
長痛不如短痛 短痛可以讓他分次小痛

坐視任其拖延下去 就是以債養債 這種龐氏騙局式的制度 遲早走到窮途末路
論調老是在政府不願透支支出打轉 拿人民血汗錢來補助 卻不自省軍公教其不合理的待遇
該改的可以當駝鳥視而不見嗎
改一半都吵成這樣了 一刀到底不是要拼命了
等國家經濟好了 或許之後不用改了 讓你繼續得利 這樣不好嗎

軍公教不能老唱為國為民 有福同享 國家有難 卻隨人固性命


3.
引述 ======
退休沒保障,職務責任又高,漸漸毫無吸引力連長期罵它們過太爽又領太多的傢伙
竟也不願去當,口嫌體正直。為避免軍公教戰力日漸下降,要嘛政府工作改成一堆沒保障、少責任的約用人員,弱化政府專業能力
======
這是你個人的偏執
很多公家機關都是讓約聘的做到死 正職的在納涼 因約聘有解聘的壓力 正職端的是鐵飯碗
或是老鳥爽領 菜鳥操又領的少 無怪乎有世代矛盾出來 不能怪年輕人或社會
以現在公教的福利 就算總生涯砍個了500~1000萬(一個軍公教一生 平均政府要花4300萬)
一群優秀年輕人 趨之若鶩
大家的心裡想的就是擠進窄門 就可享福了
公教給人的觀感不就是這樣
沒人要做 妳真的太杞人憂天了 現在軍公教比起外面勞工爽度 不是20年前了

難考不是因為工作內容多有挑戰性
需要多優秀的人才才能勝任
而是妳們軍公教肥缺調高下的不正常惡性循環
才會如此倒因為果
肥缺是因 難考是果

可惡的那些官僚體系為鞏固一己之私 造成國家如此畸形的發展
才是弱化國家競爭力 真是罪過



4.引述===== 你當年承諾要支付的保障 ====
這個不是人民承諾 是妳們自己承諾 自己爽領
官官相護 球員兼裁判 誰知裡面還又這麼多黑箱暗盤 臭不可聞 被抖出來後
誰能接受 誰不眼紅
讓人不想改革都很難
有何好說嘴


引述=====
,再由政府逐年編列預算來承擔退輔基金的財務缺口,畢竟那是你當年承諾要支付的保障,人家能同意打折給算是很夠意思了,隨著那些老人凋零,過去缺口一定得以補平,未來的新制度也可擺脫過去的拖累,走得更長遠。
=====
這心態令人不齒阿
這看似解決方案
實則包藏糖衣的毒藥


到底要打多少折
打9折虛晃一招了事
若沒有打7折都別妄想偷渡
別再另闢蹊徑 讓她們明修棧道暗渡陳蒼
如果老軍公教忙著切割 準背棄卒保帥
棄年輕族群而不顧 死道友不死貧道
說白了 就是要在特權階級中
再另立一個特權階級 保住這些最高階得既得利益
就是捨不得到口的肥肉





5
引述=====================================
好像環保綠能產業也是這樣,產出的電能成本超高,
====================================
看來你就是有特定意識型態的一群人
比環保成本 真正錢坑是核電
你卻不批
捉小放大
明眼人都看的出你的顏色背景了

打小孩也要看大小吧

不合理暴利的事一定有風險
投入前就要考慮清楚
今天年輕公教好不容易拼了命
擠進了窄們
以為頭過身就過
結果是被卡在門中
成眾矢之的 真的是無辜
要怪就怪當初這些不斷自肥的官僚體系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