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分享) 退休規劃和目標

又過了一年多,再度的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現年43歲)

財務狀況:
薪資:年薪仍然在約170~190之間
==>
受不了人情壓力,最後只有請了快4個多月的育嬰假
公司也蠻有情意的,108年薪只有降低至140-150左右

房地產:現值總價約700萬(兩間),租金收入一年約10萬
==>
仍不變,但年底改成租屋,一年租金總額可能會需要約32萬
原來住的房子108年底拿出去賣了,倒是…另一間租人的房子,拿去貸款300萬,做了一些賺利差的日圓計價的投資以及股票價差的槓桿投資。

股票:股票到今日為止現值還是大約1600萬,
==>
現值約2800萬,希望能夠在2020達到想賣的目標

外幣投資:增加至31萬美金,107年度獲利約2萬5千美金
==>
美金部位微增至32萬美金,日幣投資則為500萬日幣

未來的規劃:
於去年108年底就開始執行退休計畫之開頭....就是租屋
預計在這次的租約期間中(已選定未來的生活圈)
能夠買到未來要自住的房子,然後…利用現在工作的優勢,銀行貸款,貸滿金額,貸低利率…
然後就又要請育嬰假了…然後…就…試著過退休的生活…
分了幾次看了這棟大廈,覺得在決定退休之前應該要找幾個興趣來做才行XD。

小弟約36歲,大概兩三年前開始對退休這件事有比較明確的目標,雖然自己是差不多照規劃走,不過比較難說服的還是家人這關了,特別是長輩。

即使把目前的所有資產試算過給長輩看,還是很難改變他們的想法

有時候在想是不是直接不管他們的想法,直接照自己所想的做就好呢?
能隨心所欲的退休,
真的是很讚的一件事。
jerry4567 wrote:
真的會有人想60歲以(恕刪)
52退休,已第8年,五年前移居耕農於宜蘭,因內人不習慣覺得無聊,大部分時間都在新北兩處舊居與兩犬同住,美其名是照顧他們起居,,,,剛退休當然很不習慣,所以偶而還會幫朋友跑跑國外業務,也曾跑去市府景點充當國外團導覽志工.搬來宜蘭後就專心在果菜園了,每天都會有2~3小時左右當農夫.每次的採收幾乎都送到老人活動中心去,出國旅遊?在職場出入境208次,29個國家,所以一點興趣都沒有,內人以前在職也常員工出國旅遊,所以也還好,倒是花蓮常去.退休後只要身體健康,物慾又低,真花不了多少錢.現在認真想想當初更早就可考慮45歲退休.只是兩小孩還在上大學,當家長的無業好像怪怪的.
CS_TANG wrote:
52退休,已第8年




羨慕。
玩咖隨筆:

1. 退休後的檢視自我
玩咖退休下來已經接近兩年,是時候調整和檢視自己的生活價值是不是符合自己所設定的。因此簡單的四個問題自問自答,做不好的就當做是2020年的專注重點。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參考。
整體而言. 我給這兩年退休生活打 85分.
家庭. 健康. 興趣. 事業(投資). 學習成長 五大方向均衡發展.

Q1: What I do "GOOD" in past 2 yrs.
Q2: What I do "NOT Good" in past 2 yrs.
Q3: What I should "START" to do.
Q4: What I should "STOP" to do.

2. 玩咖小格言:
把自己的專業當做基地,大膽的進入其它的專業。
而不是把自己的專業當做城堡,在裏面安靜的休息。

~~~~~~~~~~~~~
玩咖兩年前設定的三個專注領域,現在在努力發展學習中. 雖然都還只是在興趣以上,專業未達的水準。但想想每一個領域在大學都要唸4年,所以玩咖的涉獵也不算太慢。但接下來的一些課可能真的要回大學去上了....

3. 前幾天用女兒小時候的色鉛筆畫出她小時候吹陶笛的模樣。
用速寫的方式,不到幾十分鐘的時間,一氣呵成,自己感覺不錯。
現在一星期大概畫一幅畫,速描,水彩還是色鉛筆,隨心所欲。


4. 玩咖不是財金或經濟出身。但社會經驗多了,這些書唸起來也是行雲流水般的順暢。
這本應該兩週內消化完。


生活玩咖 wrote:
玩咖隨筆:1. 退休(恕刪)
真羨慕和佩服閣下還可靜下心來看書,十幾年前有個念紐約華頓的同事也送我一本,當初勉強念了1/3,退休後無聊也曾拿出來翻翻,對深度近視又老花的人來說十分鐘就眼油直流,看遠看近都沒問題,就是無法專注,眼睛真吃不消.二十幾年前出差回程因提前,班機換來換去結果在赤鱲角翻機爆炸,腰背的拉挫傷一直困擾我,尤其是天冷,起床真痛苦,需活動一番才能緩解,大犬念書時也帶我去看他幾個教授級的骨科,神經科老師和醫生,做過不少檢查,只能吃藥緩解,所以真能體會年輕時以健康換金錢,年老時想買回健康真不可得.老同事胃癌,腸癌,裝支架的或倒斃在月台的都讓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還能夠在果菜園勞動,只是不知能撐到何時?
打坐+拉筋,可以改善背痛及退化性關節炎,可以參考李豐醫師的做法。

---------------------------------------------
李豐醫師,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在她赴加拿大進修,就讀研究所第三年時罹患淋巴癌,曾被醫師宣告只剩下半年的壽命,卻至今已經多活了40年;她也曾經因背痛轉變成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被醫師宣告只會不斷惡化,坐在輪椅上,但現在不僅不需要輪椅、不再背痛、還可以常常爬山。
https://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article.html?newId=21877
CS_TANG wrote:
真羨慕和佩服閣下還可靜下心來看書(恕刪)


我並不是一直都能靜的下來看書,退休後就是在一個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盡量自在的生活。想看書時就看書,不想看時可能一星期都不會翻它。一年大概讀30本的量。
而看書中的內容是一回事,重要的還是要能激發一些更具體的想法。例如看這本銀行貨幣學,玩咖就在想,紙本貨幣和貴金屬貨幣到底那一個更具有標準價值的功能,所以玩咖查了過去五十年的金價,也查了過去五十年的台灣GDP.換算這五十年間每人每月的GDP可購買黃金數量的推移。結果發現以五十年半世紀的時間來看,黃金的標準價值其實是穩定的。
五十年台灣GDP成長了72倍,經濟那麼發展的今天,你的黃金購買力和50年前也差不多.....
純紙本貨幣的價值來自於你對這個國家的信用,它的歷史不過百年不到,而已有不少國家的紙本貨幣打掉從練,台灣就是。幾十年前的舊台幣換新台幣是40000元換一元新台幣。而當時一開始的新台幣對美元匯率是五比一,到今天又變成了30比 1。
而黃金當貨幣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無關改朝換代,他的價值一直固定。九品芝麻官沒法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可是可以用明朝的金錠銀錠買清朝的東西。
看到這,我的黃金配置比重應該會再提高。

生活玩咖 wrote:
我並不是一直都能靜的(恕刪)
自己小時候是農村子弟,在台北求學,念電機畢業的,個性較保守,退伍後就乖乖工作,第二個工作在外商,在外商的第三四年是個人巔峰,薪資加了約12倍,之後的20幾年在各上市公司上班再也沒這種薪資了,但是有子公司上市,技術股,現增股各種名目股票,從沒賣過,就算威盛曾經是股王也不懂得把它賣掉,就這樣六七家股票,有的公司名稱改了,有的腰斬三四次,有的張數好像有翻倍,不過這十年來就只有配現金而已,二十多年的薪資,內人全買定存保險和垃圾債基金,現在的生活全靠這些,到底一年有多少進帳?內人每月給我一萬五,生活簡單,有時一個人在宜蘭含水電瓦斯也花不到一萬,看到玩咖大過得這麼有活力,這麼充實靈活,可以懂這麼多金融商品,對未來趨勢有見解,還可操作賺錢,真的很欽羨.自己是有工作狂,所以也患過胃潰瘍胃出血,視網膜剝離了兩次,雙耳嚴重耳鳴也十七八年了.尤其是landing摔機造成的拉挫傷真是困擾,小孩一個與我同業,一個執醫也盡心盡力幫我安排了檢查醫療,實不忍說是無效(真是無效).早已脫離50歲級的,幾乎一人耕農於宜蘭,雖然生活沒財務壓力卻也失去了活力,雖然白天嘻嘻哈哈,到了晚上卻又覺得這輩子缺了甚麼就這樣等其終老?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