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一輩子,一個人,加計物價通膨我算一個月一萬一年12萬,平均壽命78-25=53年
53*12=636萬 以台北來說 目前台北房價2房25平就好小房子,我剛看到是1000萬,非精華區。.....
如果一輩子賺到的錢是2000萬,41000*12*40=我努力工作40年喔,總共是1968,那時候我68歲,剩下十年好活。我們一樣算均值,我還不知道未來稅金等等因素會不會加重,目前平均所得41000元,我取整數稅金3000-5000 ,勞健保2000(以後會更高,加上破產),伙食費逐步上升一個月省吃儉用6000以上跑不掉便當而已,再來不要舉50元便當,你一輩子都吃50元便當我看自殺算了。偶而吃個兩百三百的小火鍋,跟朋友喝點小酒,大概就花這樣。
水電,瓦斯2000,電話費600(5G方案,現在好像更高了= =,除非你去台灣之星...),各種保險1500PS機車的稅金油錢,目前18100,這是必定支出的開銷,還沒算父母這一塊。
父母親光吃飯,不生病,沒娛樂,12000,現在我們支出來到30100,剩下10100,繳租金歸零。說完了,有沒有看到台灣的問題呢...
如果沒有租金,也有房屋稅地價稅。基本上這時代很可憐的,存不了錢。
除非你買的是套房,現在找房子我們只能去桃園新北市市郊找,然後去台北找比南部高不到5000元的工作,新北房價板橋40-50
三峽20-30 一間兩房如果過來我們這邊看一樣800萬以上...
到桃園每天光上班12小時(責任制的部分不計入,交通時間1小時半到兩小時半,來回)我們回家剩下睡覺而已。
這活者真的不知道要幹嘛。
2000萬-買房1000萬-結婚100-200(依傳統習俗,除非登記)-孩子1000萬,恭喜透支了...
你可支配所得也不過一萬,死命存,一年12萬,我少吃一餐在拚出24000一年144000,頭期款400萬,銀行頂多給你貸款六成,27年多我就能存到頭期款了,高興。
更何況現在收入扁平化,台灣收入一直在減少,瘋狂朝兩端前進,現在算有剩餘,過個十年搞不好光支出就打平了...怎麼買房生兒育女,難道養老完全靠兒女嗎?
國家現在這環境,我老年會變好嗎?在來老年後年金破產,就算沒破產,一個月也超不過一萬元多少,這個搞不好一天只能吃兩餐= =或是一餐在50年後依照歷史來看,50年前
懷舊達人張哲生,常透過網路分享台灣今昔對照的照片,讓讀者感動不已。最近他在個人臉書分享一張50年前的懷舊照片,相片中物價也引起了網友的注意。
張哲生表示,這張照片是由攝影家王双福先生在1960年代拍攝。王双福先生生於日治中期,見證了中日政權在台灣的交接過程,更擅長用鏡頭紀錄民國4、50年代庶民的生活百相,為戰後的台灣歷史留下豐富資料。
在這張照片中,味噌湯2元、三鮮湯5元,咖哩飯6元、親子丼8元、豬肝麵10元、清湯水蛙12元,牛肉炒飯也才10元,最貴的什錦火鍋和沙鍋魚頭要價45元。張哲生提醒,民國50年代上等兵的薪餉是85元、少尉軍官本俸260元,教員和公務員的月薪還不到700元,可見這家餐廳的定價並不算便宜。
這張照片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回響,年輕網友驚訝於當時物價之便宜,「好想穿越時光隧道喔」、「可是瑞凡~我們回不去了 T_T」。還有人訝異怎麼有豬肝的價格落差這麼大,下方有年長網友提醒:「豬肝在35年前可是珍品。」網友還表示:「其實這家店真的很貴,可能是因為在台北的關係,那時候記憶中一碗麵才2元。」
也有人對張哲生說明的過去薪資很有共鳴:「記得老爹那個時候,除了教好幾個班,擔任導師,還兼任夜校老師,一個月才能領到八百塊。」當網友們談論起民國70年代,能領到7000元上下的薪水,「就覺得自己很富足」,這番感想立刻引起其他網友的共鳴:「那是一個很懂知足,覺得未來很光明的年代。」(吳家瑋/綜合報導)
物價整整暴增20-30倍,照今天數據來看以後的味增湯60*20=1200...一萬元塞牙縫都不夠
政府如何給予我們這一代方向未來一起打拼,我想這是大家心目中最大的疑問。
奔跑的小烏龜 wrote:
不是說出國玩不對,...(恕刪)
版主也是納車車友您好,
生活開心,不一定需要多花錢, 自己滿足開心是最重要
只要跟老婆小孩周末能去個能走動的場所...大賣場, 南寮,老街(內灣, 北埔, 南庄, 大溪....)走走就很滿足開心,
現在手機公司配每月也都0元不會超過公司提供的quota, 能打電話, 最多辦個無線網路以利公司外處理緊急公司事宜
老婆每周放600元在皮包, 一周後還是600元
(加油是用信用卡自助不花現金,午飯多回家陪老婆吃再回去上班,公司也有餐廳不須用到錢)
之前有打算買第二間房子, 雖然要一千多, 但生活省點, 估計6~10年應該可以還完的
不過遇到房市不佳就先打退堂鼓, 觀望一下
個人認為自己須對自己跟家人負責, 現在做得到的就做,能為小孩鋪路就做,
因為沒太大慾望在吃喝玩樂, 就自己開心身體健康就好
別人希望吃喝玩樂的生活, 就他們自己的選擇後果也是自負, 深交的好友最多是給忠言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