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

中研院: 國小老師總所得4,632萬,比大學教授還高1000萬!!!!


black11 wrote:
每個月多繳個兩三千...(恕刪)


好厲害,這樣都能逗自己笑

大大倒是說說看自己的行業有多公義

噗~
不長眼 wrote:
公司提撥?
那是勞工自己的薪水拿出來的6%

而不是像軍公教一樣由政府另外加錢出來繳的

當年勞退新制開始的時候,我沒有被減薪,哪來的勞工薪水拿出6%?
black11 wrote:
每個月多繳個兩三千
...(恕刪)


您真幽默,你知道你寫的那個領月退1萬多的勞工,每個月只繳幾百塊嗎?
依你邏輯,這有沒有不公不義呢?

chiashin wrote:
當年勞退新制開始的時候,我沒有被減薪,哪來的勞工薪水拿出6%?


現在一堆鄉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開始保勞保領薪水了,
連公司有提6%到他個人退休金帳戶都不知道,還上01來秀下限學覺醒。
這樣的人拿22K都是公司多給的。
都沒有人回答我的問題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要讀研究所,攻讀博士班,還要考進大學當教授,最後總所得都比國中小教師低,他們是傻了嗎?
現實面 "大部分"
1.大學教授比國小老師有錢
2.大學教授的小孩, 發展比國小老師的小孩好
3.大學教授社會地位比國小老師高
4.大學教授人脈比國小老師廣
5.畢業生都優先關照教授/學弟妹, 誰會去關照國小老師 ?
6.廠商都優先關照教授, 有關照國小老師 ?

中原一點紅 wrote:
最後再重複一次:我從來不在乎軍公教退撫要領多少、怎麼領,我的重點只是要求:「從現在起,政府應該將每年千億的【退撫預算】刪除。」,至於你們愛領多少、想領多少、基金還能維持多久,這些都不關全國人民的事情。如果最後真的因此提前破產,那也是這些既得利益者們咎由自取。不是嗎?

這段話就沒什麼意義了,軍公教就是政府這個公司雇的員工,就算走勞保制度,基本上還是要[編列預算]提撥薪資6%到員工退休金帳戶。換句話說,這提撥的預算刪掉,也就是老兄你不需要軍公教來執行他們現任勤務!沒有刪除,只有調整,懂?

政府就是拿人民稅收來付公務員薪水跟退休金,軍公教退休金制度要不要調整也不是現行軍公教人員可以自行決定的。你講人家既得利益者還不離譜,你說他們咎由自取您老兄就沒啥格調了!

中原一點紅 wrote:
一旦國家財政陷入困境甚至破產,最後所導致的惡性通膨結果是全民受害,無論我現在存再多的養老金,都可能無法安享晚年。

這句話很合理! 軍公教現行退休金制度是需要修改的。
不過勞保基金也是會有破產的風險,破產之後的後果也是全民買單,懂?

其實現在勞工只要薪水高於4萬多以上,基本上勞退和勞保都能領到最高額的月退,年資有25-30年以上的話,60歲退休二者合拿個4萬左右應該沒什麼問題的。所得替代率雖然比不上公務人員,但也勉強可以溫飽了。不足之處再自行規劃個商業年金補足即可。

現在要擔心應該是年金制度會不會崩潰。這也是新政府的重要課題,相信應該可以順利解決的,但公教人員所得替代率下修應該是個不可避免的趨勢。

在這裡不用製造階級族群的對立,把勞工的所得替代率保持在合理的程度,把軍公教人員的所得替代率合理的下修應該是新政府不得不去執行的政策,這點用不著我們在這裡幫01衝流量,自然會有人去把它給完成。

沒有人願意看到整個年金制度垮掉的。天塌下來自有高的人擋著,我們小螞蟻看戲就好

archung wrote:
都沒有人回答我的問題爆爆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要讀研究所,攻讀博士班,還要考進大學當教授,最後總所得都比國中小教師低,他們是傻了嗎?


因為他們的工作遠比國中小教師輕鬆寫意多了。

15151515151515....
Balason2001 wrote: 這段話就沒什麼意義了,軍公教就是政府這個公司雇的員工,就算走勞保制度,基本上還是要[編列預算]提撥薪資6%到員工退休金帳戶。換句話說,這提撥的預算刪掉,也就是老兄你不需要軍公教來執行他們現任勤務!沒有刪除,只有調整,懂?...(恕刪)
好吧!讓我用另一個更具體的數字解釋好了

政府每年「人事總支出」超過4000億,其中「退撫預算」佔1400億,這應該不包含退輔會尚有千億以上的預算用來特別照顧榮民榮眷

如果將1400億退撫預算刪除,會計科目回到各部門自行根據勞基法編列人事預算,就算雇主提撥6%,也只有(2600*6%=156億/年);尚可省下約1300億/年
相關數據來源可參閱105年度預算報告書

我的立場很簡單,政府的責任是照顧百姓「吃得飽」而非「吃得好」;所有退撫制度應該越簡單越好,應該不分軍公教勞農漁等保險,最好就只留「國民年金」存在,這部分用於將來照顧國民全體的退休生活,現在「提存」將來「領回」,根據「各縣市最低生活費」,不足部份才予以編列預算補貼,每年精算調整保費 

至於每個月要領六萬、八萬、甚至數十萬,麻煩學習國外設計RRSP(註冊退休儲蓄計畫),根據所得核定每人每年限額,凡購買可以抵稅、不買也沒人強迫;等到老年可以自己分年自行領回養老。這樣不是很簡單、很好嗎?
  • 5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