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

在國外工作有比較好嗎?!

因為稅率的關係所以德州的房子漲不起來啊, 我很多朋友也是都搬去 austin 落戶了

youngmth wrote:
我一個朋友,從台灣調到灣區,幾年下來都狠不下手買房子,終於有機會讓他又調到Austin,不到半年就買了房子.. 跟我說,房子和稅是灣區百萬豪宅的稅準,但是價錢是1/3. 我說,區不好吧? 他說,我的一邊鄰居開法拉力,另一邊開Corvette,對面的開M5,你說呢? 我只能說,幸好加州的property tax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以自用住宅來說是好事, 以投資的角度來說房價就是不會漲,房子也不好出租那就是壞事

tracer1000 wrote:
如果30幾萬就能買到大房子,也不是都是壞事吧

lucifer@mobile01 wrote:
以自用住宅來說是好事, 以投資的角度來說房價就是不會漲,房子也不好出租那就是壞事


真的應該這樣

否則都是炒房客,要住的人買不起

臺灣應該學學德州
youngmth wrote:
說真的,在bay area塞30分鐘的車,我可能寧願坐或站30分鐘捷運..
我現在一個禮拜就有幾天騎車到light rial站,坐到公司附近的站,然後再騎到公司. 整體時間是比較長,但是輕輕鬆鬆,不像塞車這麼累,而且還能上上網,或在電車上看看學生妹. 下半就騎一個小時的車回家,一天的運動也夠了. 要不是有時候得接送小孩,我會更常坐light rail.

開車容易血壓高
坐捷運比較放鬆
我是贊成台灣以實價課稅,不過很多人不願意啊

tracer1000 wrote:
否則都是炒房客,要住的人買不起

臺灣應該學學德州
lucifer@mobile01 wrote: 利息的扣抵額是有限制的, 我記得一年好像是2萬,不是你房貸的利息都可以全部抵稅 另外如果你的 taxable income 達到AMT的門檻,那很多東西就不可以放到 itemized 裡面 另外401K 上限是 60歲以下的一年1萬5, 60歲以上一年可以放到 1萬7千5, 而且 401k 並不是免稅,而是延稅當你退休後從401k拿出來的錢還是要報稅,不過那時候你的收入可能 只有401k的錢所以稅率較低,另外 FSA 是你放多少進去都可以,但是你必須在當年用完,沒有用完的 部分就不見了,所以在怎麼樣除非薪水真的很低,不然不可能只有20%的收入是 taxable income ...(恕刪)

我是以100000為例20 % 非常有可能
房貸利習應該有上限但是高於20000 好像是100000,401k 17000一年, 領出買房要付稅借出不用 fsa 要用玩 hsa 不用,
我小孩上拖兒所一下子就把錢吸光,我美年fsa hsa都是放道上限永遠不夠
加上ira和個人部分1099抵稅和房屋稅taxable income 馬上少很多

前一陣子才有一為州議員千萬年薪只繳14%被罵暴 (我們都要好好學習)


限於時間, 這個討論串我跳著看, 只簡單提出幾點看法,
1. 職場的機會與報酬大致跟隨供需法則
2. 從地理特徵來看, 矽谷一般而言指的是南灣; 南灣都是一些老城; 此地高科技的發展跟東灣Livermore 的核子彈工廠. 與半島史丹佛大學的新創風氣有關. 冷戰時代軍火工業與太空總署的一些就業機會也幫助很大.
3. 如果希望取得高薪, 又不想走門檻高的硬體開發, 可以參考下面的軟體業高收入名單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the-worlds-highest-paid-software-engineers-work-for-these-25-companies-2013-4?op=1
如果覺得這些公司不錯(其中許多都在灣區有大量機會), 歡迎來參加灣區的良性競爭. 回到第一點的供續法則, 如果你有本事進入這些公司, 一個中產階級的生活不困難. 若想嘗試其中有些公司我可代投履歷.
4. 通勤是個問題, 但是灣區有很多公司也體諒員工, 有很多替代方案.
5. 移民需慎防老僑騙新僑. 所以網路上聽到的也只能當參考, 請自己求證.
6. 買房子不需一次到位, 可以且戰且走, 先買夠用的, 然後升級. 這跟每年兩次的房產稅有關.



我家報稅都是我老婆負責,看來我要再問問她最新的稅法是怎樣算的,我家小孩都大了所以FSA用到的部分只有
orthodontics, 我也沒有拿1099,看來要想一想是不是要弄一間小公司來看看能不能多少抵一點

kuanlin wrote:
我是以100000為例20 % 非常有可能
房貸利習應該有上限但是高於20000 好像是100000,401k 17000一年, 領出買房要付稅借出不用 fsa 要用玩 hsa 不用,
我小孩上拖兒所一下子就把錢吸光,我美年fsa hsa都是放道上限永遠不夠
加上ira和個人部分1099抵稅和房屋稅taxable income 馬上少很多

前一陣子才有一為州議員千萬年薪只繳14%被罵暴 (我們都要好好學習)
tracer1000 wrote:
其實我分享我的,當然是談我的專業,我住矽谷,當然談矽谷

如果一堆人在挑戰我,那話題自然就偏到我這,這是我能控制的嗎?

你講話應該要公道些,你何不也多多分享你在美國打拼的經驗,不要批評我呢?

像你後面寫自己不是很好嗎? 前面這些話就不需要了,因為樓會偏絕不是我造成的

你分享矽谷的經驗當然很好
問題在於你喜歡拿台灣來比較
比較當然可以
只是你對台灣的認知錯誤還蠻多的
這可以理解
畢竟你不是住在台灣的人
台灣很多人狀況是不好
但是賺很多的人也不少
很難一蓋而論的
比如說上班二十年 年收入成長十倍這種事情
很難發生在矽谷華人身上
對於這樣的人
台北房價是貴啦 但還不至於負擔不起
tracer1000 wrote:
如果臺灣我月薪20萬,我會考慮,很多東西不是薪水能改變的


如果說科技業 經理 年薪240萬
說老實話
前段班的公司是可以拿到這樣的薪水
當然生活品質是另外一回事
  • 6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