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中年大叔大陸工作心路歷程

美國一家製鞋公司正在尋找國外市場,公司總裁派一個推銷員到非洲一個國家,讓他去了解那裡的市場,這個推銷員到非洲后發回一封電報:“這裡的人不穿鞋,沒有市場。”
於是公司派出了第二名推銷員,他在那裡呆了一個星期發回了電報:“這裡人不穿鞋,市場巨大。”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hx135cb750 wrote:
你說的沒錯,常在貴國...(恕刪)
我对台湾民主一个长久以来的最大困惑是:你们的左翼在哪里?我们知道民主政治中,左翼着眼点是公平,右翼着眼点是效率。而台湾两个主要政党,一个右翼,一个更右。恕我直言,台湾民主政治最大问题不是统独,而是左翼缺失。至于大陆,那是另外一种玩法,正如台湾是有限责任政府一样,大陆这边是无限责任政府。so,大陆不太可能步台湾后尘。

啪啪侠 wrote:
我对台湾民主一个长...(恕刪)


台灣民主政治的問題在兩群人只想升官發財賺大錢…

沒甚麼左右的啦!
湖濱一號 wrote:
邓小平接见外宾這個你...(恕刪)
陋习就是陋习,没什么好遮掩的。至于大陆人过于自我的问题,这个确实是普遍存在,对于习惯温良恭俭让的你们来说可能是有点不适应。在土共的那套意识形态里面,无产阶级是国家领导阶层,工农联盟是国家的主人翁,具体体现就是店员是商店的主人,工人是工厂的主人,店长和厂长反而是公仆。so,直到上世纪90年代的魔都商店还有标语“不得打骂顾客”,而在工厂里还存在厂长要扣工人工资,工人就带上铺盖卷去厂长家同吃同住,如果要开除工人的话,工人可能会和厂长拼命的状况。这种体制好处是工人主人翁意识很高,对工厂有归属感,坏处就是人浮于事,效率不高,亏损严重。这种情况真正改变是由朱镕基(经济沙皇)完成的,国有企业改制,小的直接私有化,大的也要市场化经营,一夕之间几千万工人下岗失业,到现在朱相仍然是个争议性很大的政治人物。现在一切市场化,这种自我意识其实已经淡化很多了,但是这套意识形态还是大陆主流,虽然在实践中有了修正但至少在表面上还是。

啪啪侠 wrote:
直到上世纪90年代的魔都商店还有标语“不得打骂顾客”,而在工厂里还存在厂长要扣工人工资,..(恕刪)


別說90年代的魔都,2017年的現在<東莞大朗>..中國的毛織重鎮,16年GDP RMB202億
不多說,直接看圖。


很多歐美日商的高階主管都悄悄的本土化是事實

但是還是很多很優秀的台灣人在各個產業

大陸母體太大

真的不能靠自己身邊的人事物一概稱之

只能說,如果永遠都是看到台灣人,大陸人劣等的一面

該思考的是...是否自己就是在這個同溫層打滾

提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如同幾位版有說的 如果拿掉台灣人這個名稱

卻在也講不出其他的個人特質時

好好提昇自己吧XD



POPER2.TW wrote:
40世代本想外派至大陸工作,看到此篇文卻步了,因為酒量不好...(恕刪)


要看您的產業與服務性質、派駐地區喔

第一,碰不到鈔票的崗位(買與賣的職務)其實應酬也不會那麼多

再來是現在中國政府被習大大教育後,地方官員都不太敢喝了,形式上的應酬變少了

地區上的差異,上海跟台灣差不多,一瓶啤酒大家分杯喝

山東以北,啤酒是一人一瓶配一杯,追求平等,當有人特別快時,高下立判


在中國喝酒是加分不是必須,好酒量好酒品容易受人尊敬,只要不會耽誤工作是好事

但不喝酒也是可以的,重點是你能找出一套不用喝酒也能盡興的應酬法
都過了二十幾年, 大陸年輕女生還會腳開開嗎? 不可能吧,,,,,
大陸有十幾億人口, 哪會找不到比台灣強的幹部,
話說本公司台幹大都回台當差了, 早就可以預料的事情,
湖濱一號 wrote:
別說90年代的魔都,...(恕刪)
鄙邑多糙汉,糙老娘们,在这里讨生活心确实是要大点。其实你有没有发现,东亚诸国中,大陆其实是西化最彻底,个人主义最强烈的地方。只不过这点之前被你们视为赤化而已,难道赤化不也是西化吗?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也是西方精神文明的产物吗?只不过他是西方世界最左翼最激进的一种而已。在这种语境下,大陆才会有中华文化在台湾的这种说法,其实把台湾换成日韩也差不多成立。很多台湾人在大陆工作十几年,除了时不时接济下肤白貌美的贫苦女大学生外,和周边大陆人没什么交集,对大陆的认知也就是仅限于厕所有没有门这么肤浅的事情,这也是很遗憾的事情。
大陸真的很大
台灣人來大陸的人數也很多
因此形形色色都有

台流 台留 台瘤之流的人不少
但是優秀的台灣人也是很多的

其實除了在台商企業外,在很多外商企業中也有不少台灣人的身影
這是一個實力掛帥的環境
有能力夠膽識的人,自有發光之處

回到第一句話:大陸真的很大
有國際化與商業化站在世界頂尖位置的上海
也有工廠林立的東莞與昆山
也有各地相對比較落後的3,4線城市
處在不同的環境,就會看到不同的中國

很多來1-2年,甚至來10多年的台灣人
總喜歡用前輩的語氣來描述中國大陸的景況
其實可能大都是基於好心提醒的心態來告誡或鼓勵年輕台灣人
但是,其實大部分也都無法看透整個大陸環境
所以常常提出來的觀點與說法都過於片面與局部

建議有心來大陸發展的台灣年輕人
除了聽聽前輩的經驗與說法之外,可以多多利用網路世界的資訊
現在是一個資訊發達與透明的年代
網路上的訊息雖然真假不一
但是經過篩選與判斷後,很多有用與正確的訊息還是比較容易獲得的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