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中國大陸人的一些好奇,請別見怪。


金聲子 wrote:
一句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根據2014年全國人均壽命,四川是排在全國前列的。
在四川吃的東西,對這裡生活的人,就是養生,你要結合環境,氣候整體來看,不要局限在自己的城市。
我父母是遼寧人,我是在這邊出生長大,他們到了這邊一樣吃這些,而且大多數北方人到了這邊生活往往會發展的比當地人吃的還厲害。
兩個原因,一,對身體好,二,好吃。
川菜畢竟是四大菜係之首,這個不需要解釋。不懂的人是也不會理解更不會聽。


樓主說得好...風土民情是結合當地的地理和歷史及人文所發展出來的,每個地方都有優缺點,多從優點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各地,收獲會更多。
就我自己的理解來說:

1、最近看內地欄目,賴清德說台灣的平均月薪是5萬新台幣,真的么?
平均數肯定是有的, 甚至有些地下經濟沒被算到, 實際可能還要更高一些, 但中位數肯定沒有, 印象中只有4萬左右, 就我所知理科研究生進入電子科技業工作3~5年, 年薪約80~200萬台幣, 而文科畢業生工作3~5年多半只有年薪40~100萬

2、台灣一般一年有多少假日呢?有沒有像大陸這樣長假、小長假的區別?
除了周休二日以外, 一年只有10來天的國定假日

3、在台灣,一個月開銷多少算過得不錯呢?可能這個問題有點空泛,不太好回答。
每個人狀況不同, 以我個人而言一個月大約4萬元吧, 這是包含所有食衣住行樂(沒有育, 因為沒生小孩)與繳稅的總花費, 所以說只要是理科研究生找到適合的工作後, 基本生活是不用擔心的, 還可以有多的錢投資或消費, 不過大多數人會把存的錢拿去買房, 這樣壓力就大了, 對於台灣人而言, 房價大約是年所得的5~15倍, 通常要花10~20年才能繳清貸款

4、台灣人是不是旅行首選都是日本呢?
是, 因為日本相對乾淨且人民有禮貌, 台灣人特別喜歡去, 我每年都要去至少一次

5、普通民眾想向政府或領導人提建議是不是很容易呢?
我的觀念不同, 我覺得相對難, 因為人多嘴雜, 對上位者而言, 太多聲音反而是聽不到聲音

6、中國大陸的媒體和網媒、各種娛樂平台是不是台灣可以隨意瀏覽和收看呢?
可以啊, 只是有時候速度有點慢

另外我也有問題
1. 大陸理工科研究生畢業薪水大約多少? 不同行業與公司, 薪水落差大嗎?
2. 大陸大城市的人為什麼這麼冷漠? 不願與其他人交流, 是因為生活太壓抑嗎?
你真的很搞笑欸

樓主就單純想瞭解幾個簡單的問題
就這麼簡單也被你搞臭搞爛

高興了吧!
wenyuan12138 wrote:
这个问题知乎也有很...(恕刪)

台灣缺乏美學教育, 在人民腦袋裡面只有實用, 你來台灣可能會看到很多東西, 看局部很美很有設計感, 看得出來是花心思在上面的, 但與環境整體搭配起來就不倫不類
我一向崇尚簡約風格, 但我在台灣大多看不到less is more的設計理念, 從路標, 從招牌, 從房屋外觀與裝潢....皆是如此
這跟窮久了一點關係都沒有
樓主所發的這棟樓
是近期我在01看到最友善的文
有些文烏煙瘴氣的,看了動氣
.
其實我也很好奇
可能是見面三分情
我認識的大陸人大多友善
儘管觀念有差異,大家相處起來都很愉快
特別我有個同事,爸媽都是四川人
每年會到四川去省親,常嚷著退休要到四川生活
兩地的朋友也常互訪,甚至有人還願意緊急幫我儲值微信帳戶
以因應我去無法小額付款的問題
總之一句話
他們得就是教育很好,同理心很高
很好的朋友
.
可是這跟我在臺灣論壇上看到的狀態真的不同
常常有擺明著要引發爭議的言論
讓人不得不生氣起來
有時候忍不住想,難道我認識的是極端少數的人嗎?
還是這些人都是少數厲害的統戰分子?
自覺這個問題很沒禮貌,沒有真的問過周邊朋友
剛好看到樓主的文,你怎麼看這種狀況?

蠟燭N頭燒 wrote:
樓主所發的這棟樓是...(恕刪)

因為單純, 容易被言論左右思想, 很多事情都是聽來的, 而不是由親身經歷揣摩出來的
而且可能因為際遇, 沒機會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 當然也對大陸沒什麼認識, 對於不熟悉的東西存在排斥感是人之常情
你想想, 身邊是不是真的蠻多這種人的?

meridian wrote:
台灣缺乏美學教育,...(恕刪)

缺乏美学教育,往上数,其实还是穷富的问题,富裕久了才有精力去追求美,而不是单纯的实用,至于所谓的美是简约,华丽,或是什么别的风格,那都还好。纵观全世界连续发达100年以上的国家,尤其是在工业时代连续发达的,城建都明显有很高的水平。

meridian wrote:
就我自己的理解來說...(恕刪)


脫離學生時代太久,我只能盡量回答了哈。

另外我也有問題
1. 大陸理工科研究生畢業薪水大約多少? 不同行業與公司, 薪水落差大嗎?
其實大陸這邊在過去的時間里,學工科和學理科確實從家庭教育上就出入很大,比方我所接受的教育里就是,學理走遍天下都不怕,學文就是做辦公室或者從政。但其實從2000年左右開始,這種意識基本就已經被歷史消滅的差不多了。因為民營企業開始佔據天下。

而因為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級別的城市,收入也各不相同。而且很大部分的大學生畢業後是不一定能夠在自己所學的專業領域找到工作的,比如我大學時學的是計算機,但是工作后卻進入的文化和傳媒行業。

我只說我大概了解的成都範圍哈,做一個參考。成都地區大學應屆畢業生找工作,往往不會再畢業後才開始找,而是在畢業前1年到半年開始尋找實習機會,而實習期從1個月到6個月不等,大部分公司也不會給實習生工資,即使有也遠遠低於社會標準,比如象征意義的幾百元或者一千多一點人民幣。這個對於生活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大部分大陸學生其實會啃老到很久,一些不爭氣的可能會啃到老。因為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而且很多可能眼高手低,沒有實際經驗,很多處於想象,這裡面就要區分有認真對待職業的和混實習經歷的了。

而經過實習期的畢業生,有自己的職業規劃,有了實習經驗,一般會在有實習經驗的行業繼續找工作,有的也會覺得確實不喜歡或者不適合而放棄重新開始,但因為有過實習經驗,簡歷上可以寫上在某某公司做過某某職位,參與過某某項目,那麼就可以去尋找正式工作了,或者實習轉正,成為正式員工。

一般這種畢業生的薪資只能滿足很底層的開銷,根據行業從1000元人民幣到3000元人民幣不等。我重申,只是根據我了解的成都範圍來說。

根據不同職能和行業,大陸基本實行的是固定薪資,也就是底薪制。尤其是私營企業,國有企事業單位就不作為這裡討論的了,很低,但是穩定,隨著時間福利越來越好。

如果是做辦公室工作,比如策劃,設計或者其他工作,底薪相對較高,但是漲薪幅度相對較低,除非跨越崗位升職或者什麼特例,一般畢業生在2500元-5000元人民幣左右。經過幾年發展,可以根據自己能力提升到8000起,上不封頂的底薪,甚至股權+分紅,獲得管理崗位等。如果企業不是那種經營不善,或者倒閉的,年底有雙薪或者三薪,好的還有年終獎和國內外獎勵免費旅遊(只是包機票住宿)。

如果做的是服務類,比如銷售這種工作,那麼底薪相對較低,一般1000-3000人民幣起,注意,這裡說的都是畢業生不是成熟工作者。但是提成很高,上不封頂。所以收入并不固定。一般如果做的不好,兩個月后就被淘汰了,而做的好的收入高到驚人,優秀的直接獲得項目分紅或者公司股權激勵等等。但是做業務類型工作的,大部分都很有可能成為老闆,因為他們通過自己的打拼,積累自己的資源和人脈,經過一段時間積累就會自己創業了。這是和做辦公室工作人最大的不同。上面的人很可能最後給下面這些人打工。

2. 大陸大城市的人為什麼這麼冷漠? 不願與其他人交流, 是因為生活太壓抑嗎?
也是從2000年開始做劃分吧,隨著改革開放進程不斷擴大,人的自主意識不斷擴張(就像這裡你看到有些人總是想去表示自己比別人好),資本浪潮的佔有。因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帶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政策被部分貪官污吏歪曲實施(現在習近平很棒,重拳出擊),讓貧富差距劇烈拉大,短短10幾年貧富差距就達到了矢量級。

所以開始出現媚外,崇尚金元,或者看不起落後地區,以及攀比等情況。反應出來就是人情不如以前,社會功利、冷漠,老人摔倒不敢扶怕被訛詐,以及過年年味一年不如一年。其實歸根結底是人的私心被社會放大鏡給射到檯面上了。

雖然大陸發展日新月異,社會越發進步,民生和福利也日趨完善,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達到先進行列,但是物質文明的跨越式建設確實在一些方面還缺乏精神文明建設,這就是為什麼前任領導胡錦濤的治國理政就兩個字“和諧”。

因為物質文明的區別,就劃分出兩大群體,一類富足,物質文明豐富,一類平民,精神文明需求旺盛。兩廂對比就會出現仇富、諷貧等社會對立,但要說到壓抑,其實倒不是普遍現象,一定有人壓抑,那麼多半是這個人不爭氣好吃懶做,更多的是哀其不爭怒其不變一類的融合。


這就是我個人,我個人,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這三個個人聲明,不要再惹來莫名其妙的自我意識想要強加給我。

PMKP wrote:
你真的很搞笑欸樓主...(恕刪)




我好想~~~~~~~~o(╥﹏╥)o

蠟燭N頭燒 wrote:
樓主所發的這棟樓是...(恕刪)


我看不出來什麼了。。。說實話。。。我很惆悵想唱歌。。。。。



這綠島~~~像一隻船~在夜裡飄啊飄~~~~~~~~~~~~~~很應景吧。。。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