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孫一 wrote:敝人國立大學博士畢...(恕刪) >>好像很怕我把他老闆的位置搶走一樣==>>這也已反應出你某一部份心態了我是覺可以理解老闆心態因為今天可能部門只是要找一個初階工程師部門裡職位年資有高有低,工作位子也不是每一個都需要高經驗高復雜度人材例如有些工作是比較重覆簡單,但必需是比較有耐心且願意接受這種薪水等級的人執行一但你進到這樣組織來時老闆可能也會怕因為你打破了組織慣性可能老鳥都是很有職場經驗但學歷不在你之上,如果有一天你反用學歷+自認能力在吵糖吃(別說不會,這是人性也合理,依有學歷又有經驗的人時必會)當下可能會得罪了老同事,也擺不平你...自找麻煩機會大一點?再者你願意接受22k多久? 1個月 3個月 1年 2年???大學畢找22K我是不太信啦,出社會的工程師至少應該也在30K上下...任職滿3月或一年後,老闆調薪3.3K變33.3K...一般工程師喜極而泣感受恩賜可是博士的眼光可能在此時不在33K或35k了,可能會選擇換公司了一展鴻圖我覺你可以考慮國外的工作為選擇之一真的必需在國內,可能可以找工研院或工業研究方面找,可能對高學壢接受度相對高若必需得找居家附近沒得選,你可能在履歷中要好好描術你對入職場謙虛心態和接受漸近發展的心(還是也要有企圖心)我想還是有企業會有人材需要,只是高端需求本來就較少,多花點時間找吧!!我也覺可以先隱藏最高學歷...等入職滿後,再滿滿透露因為畢竟到博士你一定有高人強項部份,應該也很快可以展現你能力,當你有出眾表現時,你再說出..也許高階主管會對你另有打算安排的!!
kewenlian wrote:你講的這麼多.請問妳...(恕刪) 其實你會這樣想是有道理的,但是以執行面來說沒那麼容易其實很多大公司開缺的規定是公司上層及HR訂的,和面試的部門是不同的,他們不會了解到每個部門到底是需要找哪種人這些細節,他們只知道找工程師條件就是開這樣,找行政條件就是開這樣,等等....他們只會覺得我們是大公司有條件可以找好人才啊,他們才不會理解基層到底被他們剝削掉多少的東西而早就留不住人才了。以我們公司來說,總公司開出的缺是應屆畢業生,而HR依照上層的要求第一階段過濾履歷後,送到基層主管手上時,往往只剩下某些知名大學的菁英....所以通常主管也只能硬著頭皮挑幾個來面試看看⋯⋯通常結果就是打槍了幾個菁英人才後,留下一位似乎看起來比較樂觀看得開的,然後人家做完半年也是就決定跳槽走人,過了這半年接著遇到的叫遇缺不補的公司政策....然後基層的工作量因為人不夠就更多了....又造成一些人做不下去離職,然後公司又開了一個菁英職缺....然後一直循環Orz會有這種狀況確實是整個台灣職場上的通病也是個惡性循環,在這些所謂的大老闆們醒悟之前應該還會持續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