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就知道責任制,連續工作24小時,因為客戶沒走,我就是要留下來,客戶要什麼就給什麼,
後來其中有位大廠客戶打聽到我那麼想不開-單身可以死守四行商庫就把我挖到IC設計廠當駐廠,還是責任制,還是24小時趕Sample,
以上的故事跟你的差異,在於我們當年有股票分紅,你們沒有,不過年薪80-90萬,其實算是不錯,問你一句話,你出去會什麼??
TSMC出去外面你可以開一家嗎,換家同類型公司薪水不可能比TSMC高,拿那些技術其實沒什麼用,只能跟兒子唬爛我待過TSMC,
So What?有一天台灣的電子技術被紅潮取代,其實就是失業,
另外相信我輪班比責任制的壓力還爽,至於我那個年代正值分紅末年,所以只分一湯湯水水,分到肉應該算是五年級生,不過輪班比責任制好,時間到了最多再拖個幾小時就走,壓力沒工程師大,主任工程師常被上面頭頭罵到離職或離婚的Case,我常看到,這是經驗談.
所以我才轉換跑道,有為者竟若是,加油.
___喬飛____囧rz___ wrote:
你不做一堆人排隊進來做
台灣的現況
就是因為人口太多了。所以資方就會有這種心態。
政府還一直鼓勵大家生育。
我真的要告訴大家真相,要改善台灣勞工待遇,只有人口減產一途。
政府鼓勵生育,只是讓勞工待遇越來越差。
我不是在說風涼話。
對國家、對個人,人口減少的好處很多。
最基本、最直接的,就是資方拉高薪資求你做。
但這有個前提,就是要監督政府不得開放外勞。
你看看任何人口少的國家,勞工薪資都很高。任何人口多的國家,勞工薪資都很低。
只有勞工薪資提高,整個經濟的活絡才會起來,也才能讓國家的經濟從現在的「Cost reduction」惡性循環轉變成「value up」的經濟。
政府鼓勵生育,真的是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問題越滾越大。然後什麼都解決不了。
所以,你們不生小孩(或是只生一胎)是對的。
1.勞方:勞方在乎工時能不能全部換取工資,如果超時也能得到加班費,公司有盈餘時能得到分享。但不用承擔虧損時,股東必須負責的清償責任。
資方:資方看的是相對值,員工間薪資差異,產業的其他公司間,公司鄰近的鄰居公司,股東設定的投資報酬率和人事成本預算佔比及未來營運模式。
台積電有公司和工廠運作差異,光南科跟竹科對廠商及員工對待方式就有差異,一個公事公辦、一個江湖義氣,簡單說,就是南北差異。
版大,陷入了賽局理論的囚徒困境,在台積電工作是囚犯A,離職在職場重新來是囚犯B,兩個都改善是最佳,A是最少風險錢最多,B是自由但錢少,選A,就想著外面的
壓力小,選B就回憶台積電的錢多,不去想生活也就一天天過去。
台積電的工廠思考模式就是一直改善.SOP及如果不對那備案是什麼,不去想承擔可能風險,一直想萬一時怎麼辦,跟這些人做事太累,就像一道門鎖了三道鎖,還在問你,萬一前三道打開了,那怎麼辦,有什麼對策,就是再鎖第四道和展開,順便去跟你討論前三道,你怎麼證明那三道鎖有用,一直追問你的依據,學歷,經歷(如果你很菜,要舉手回答,那上面還要先看你這兩點)。
工廠就是工廠,製造業就是製造業,你是PM,你付出就是勞力,等你成了製程整合或客服,你開始像在公司上班,付出是腦力和人際運作協調。
人永遠有選擇才煩惱,等上面約談你喝咖啡,你就不會煩惱,但上面會關心不會逼你,因為新聞風頭上,也沒有人想在這時候逼一個工廠小螺絲釘的直接人員,讓最上面的人,去檢討自己的領導統御不適任繼續當主管。
1.勞方:勞方在乎工時能不能全部換取工資,如果超時也能得到加班費,公司有盈餘時能得到分享。但不用承擔虧損時,股東必須負責的清償責任。
資方:資方看的是相對值,員工間薪資差異,產業的其他公司間,公司鄰近的鄰居公司,股東設定的投資報酬率和人事成本預算佔比及未來營運模式。
台積電有公司和工廠運作差異,光南科跟竹科對廠商及員工對待方式就有差異,一個公事公辦、一個江湖義氣,簡單說,就是南北差異。
版大,陷入了賽局理論的囚徒困境,在台積電工作是囚犯A,離職在職場重新來是囚犯B,兩個都改善是最佳,A是最少風險錢最多,B是自由但錢少,選A,就想著外面的
壓力小,選B就回憶台積電的錢多,不去想生活也就一天天過去。
台積電的工廠思考模式就是一直改善.SOP及如果不對那備案是什麼,不去想承擔可能風險,一直想萬一時怎麼辦,跟這些人做事太累,就像一道門鎖了三道鎖,還在問你,萬一前三道打開了,那怎麼辦,有什麼對策,就是再鎖第四道和展開,順便去跟你討論前三道,你怎麼證明那三道鎖有用,一直追問你的依據,學歷,經歷(如果你很菜,要舉手回答,那上面還要先看你這兩點)。
工廠就是工廠,製造業就是製造業,你是PM,你付出就是勞力,等你成了製程整合或客服,你開始像在公司上班,付出是腦力和人際運作協調。
人永遠有選擇才煩惱,等上面約談你喝咖啡,你就不會煩惱,但上面會關心不會逼你,因為新聞風頭上,也沒有人想在這時候逼一個工廠小螺絲釘的直接人員,讓最上面的人,去檢討自己的領導統御不適任繼續當主管。
這群人很聰明,很年輕,但沒辦法複製經營模式到其他產業,茂迪就是很好例子,以為上面盯下面,一直要績效,就可以變成太陽能的台積電,專利、經濟規模、市場佔有率、景氣、國際政府補貼,沒蓋新廠想拿未來新機訂單逼廠商做免費維修,你覺得狼喊幾次,廠商也不是會願意一直當不吃草的羊。
你知道多少年輕妹妹聽到國立碩士進臺積電,就以為年輕有為找到好對象?進了臺積電很多東西福委會提供比外面更便宜,房貸也比照軍公教,工程師談股票、車子,說話常常挾著幾個英文單字。
連TA的小組長,拿的都比傳產的博士多,這些女漢子,就是在臺積電才有機會逆轉人生,不然出去不是端盤子就是女工,少數進辦公室當文員,站在臺積電的肩膀上,連勞力工都比傳產經理拿的錢多,房貸利息便宜,團購價、便宜票券該有都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