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跳脫舒適圈要多大的勇氣?

要拼趕快拼,人生三個黃金十年,三十幾歲只剩一半的時間
工作若做的不開心就趕快換,提早找到自己適合的軌道




我22歲退伍開始工作到35歲換了10份工作,從家鄉到台北再到北京上海換過多個行業與職務,沒有一個感到是我專長,總是在懷疑自己的人生在哪裡。35歲開始嘗試創業十年間失敗三次負債更是跌到人生谷底,只能回去上班賺錢過活。後來不甘心43歲第四次借錢創業人生拼最後一次,有之前的累積的視野能力與人脈,又熬了四年公司總算站穩上軌道,有自己的事業終於感到人生操之在己


學校教的都是你要怎麼當員工,沒有教你認識自己找自己的天命,因此我們要入社會才開始重新摸索。中間若你沒有不斷的提升自己,找到自己適合的事業,等到四十幾歲就會遇到中年轉職危機,工作薪水只會越做越差


心有不甘,就有翻身機會
要不要踏出去,在於你自己
不動,就這樣爛一輩子
改變,才有突破現況的機會





ps: 當業務是很好的方向,業務才能瞭解社會做人處事之道,未來要做到高層,或獨當一面自己創業,業務能力都是必要技能
風暴之影

折騰錯了可能變死人。

2022-10-31 6:37
ASUOMI

不能沒腦子的亂折騰。膽大之外要謹慎,見識,膽識,耐心,毅力,是在苦難中才能磨練具備

2022-10-31 17:53
其實不需要勇氣,
為了生存下去你就是得一直努力,
不是為了現在表面上的安逸生活,
而是人都會有生老病死,
今天也不一定是你個人會遇到,
身邊的家人、親友也陸續會經歷,
有時候情況比較重時,
就是得把存了很久的錢拿出來應急,
或是有家產的就開始變賣家產,
有安逸感表示還有時間做準備,
好好精進自己面對未來挑戰才是
gfxa1n60 wrote:
目前在工作上每天該處理的事情也算熟悉
大約有9成以上的工作都可以在掌握中

當跨出不同領域很多事情無法掌握壓力會很大
無法掌握並不是不熟悉工作,學習幾個月就可以上手那種
有些是公司制度上及外部的不確定
當你都無法掌握壓力就變大,
很多人覺得自己在賊船上,想換別艘結果上了一艘海盜船
每天都很痛苦,自己要考慮好。
只想著「跳脫舒適圈」很蠢,你真正該做的是「擴大舒適圈」

跳脫舒適圈,是我近期聽到疫情下最多人講的詞彙,彷彿改變了現實生活的結構,就可以有新的化學反應,使得「跳脫舒適圈」變成一個打破框架、活出新人生的代名詞。

但真的是如此嗎?

「舒適圈」是人創造出來形容生存於世界上最自在的環境,但要注意,舒適圈往往不是刻意製造,而是自然形成,從陌生的嘗試到經驗的累積,形成判斷的自信後再重複循環,最終形成出「自在」的舒適圈。

這樣美好的舒適圈,為什麼要跳脫?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很多心靈雞湯卻用挑戰帶來茁壯、成長等正向的名詞,把「跳脫」包裝成爬向人生頂點的必要過程,但冷靜想想,為什麼要把已經創造出來這麼自在的圈子給捨棄,重新來過呢?

而且,跳脫舒適圈的人常常沒講清楚,什麼是舒適圈?為什麼?因為今天的舒適,就是昨日的陌生,這是一個無限循環,根本不存在什麼跳脫的可能性,時間軸的方向不變,一但從陌生變成舒適,進入自在,就再也不可逆了。

所以「跳脫」其實是一個假議題,更健康的思考應該是「擴大」,找尋原有累積舒適圈的連結,利用連結,減少從陌生嘗試到判斷自信的循環過程。

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很繞口,舉個簡單的例子吧,你被公司指派,對一間公司的主管進行業務開發,聰明的你,第一時間開啟社群網站,找尋有哪個朋友認識,或是剛好也在哪間公司任職,哪怕介紹不一定會成功,但至少縮短了與這間公司這位主管接觸上的距離。

這樣的舒適圈,我實在想不到為什麼要跳脫,總不能期待每天到公司一樓等著電梯巧遇吧。

其實,跳脫舒適圈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努力「擴大舒適圈」,無論是增加自己的學識、人脈、資產,還是學習獨立面對問題,甚至解決他人的問題,這些都在講述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擴大舒適圈」的目標。

人類的天性就是在一個陌生危險的環境下,會自動激發拼命生存下去的潛能,但同時亦會產生焦慮、不安、恐懼等副作用,所以在陌生事物挑戰及已知舒適環境的平衡上一定要拿捏。常勝將軍經常打勝仗,並不是因為他最會打仗,而是他懂得選擇戰場。

藍波講過一句話,進了森林我就是王,敵人就是陌生事物挑戰,然而森林就是藍波的舒適圈,別離開你的舒適圈做挑戰,那只會讓你的失敗機率變高,然而高失敗率,並不會讓你更開心。
vincentmp3

跳脫是有點怪.我把人生規劃想成一個大張平面圖.你在某領域努力會從中心點擴大(你可掌握的範圍)然後擴大速度減緩後差.再去擴展點另外新的點.但原來佔領的領域不放棄..再依此重複

2022-10-23 22:16
vincentmp3

當兩個點相近.擴大的點會連接起來.就變成一個廣大的範圍.熟悉一個點的人很多.但會繼續擴展第二 第三點的人就很少.你在這些領域內決勝負,就能贏過大部分的人.而不是老想到完全不熟領域去拚...

2022-10-23 22:20
我也是最近跳出舒適圈
說真的如果不是有必要或者很有決心
真的不要輕易決定
現在支撐我的想法也是陪家人了
不然我自己也撐不太住了
個人覺得覺得舒適幹嘛跳脫
人都是追求越來越舒適的生活不是嘛?
除非是想要提早退休或財務自由才有必要逼自己短時間積攢財富
對我來說,能按步就班去上班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因為我連這樣都做不到
舒適圈對我來說是躺在家裡才叫舒適圈
至於成家這種事,就不必想太多,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
有比較明確的規劃再離職
多和朋友或長輩聊聊,會比較有想法~
就是咬緊牙關 說跳就跳
gfxa1n60 wrote:
有點想要聽朋友建議去當房仲拚拚看
看能不能賺多一點錢

我畢業的時候從IT做起
後來因為覺得太累人
跳到了當時薪水差不多的客服業(技術客服薪水好一些)
正式進入我覺得的舒適圈

幾年之後還待在IT的同學們薪漲了不少
我在客服的薪水就算有升職但漲幅卻很有限
想要回IT卻因為脫節太久而回不去
所以我決定跳脫舒適圈挑戰房仲工作
工作時間超長、基本沒有假日
只有睡覺時間在家裡
年幼的小孩都快不認識我了
在兩年的期間內收入比在客服業還慘

後來就又回到客服業
繼續領著那個不怎麼樣的薪水
之後又找機會轉行、增加收入
在房仲業的那段時間是我職涯中感受最糟的時期

重點是房仲業能夠成功、賺到大錢的人是少數
要進去的話要有心理準備
看你有沒有本事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