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還年輕,是否會一時失誤 把著你幫他?
我自己照顧一個失智症中風的老人,20幾年了一個月開銷含簡易吃獨居住大概5萬...這也要算進去
退休看似閑賦在家
其實背後人力與成本付出還是持續在流出的...而且年齡越大流出越多
很多人選擇包租公,來退休其實也是有它一定的道理在
錢在親情在,這點退休後要記住,
退休最慘 無娛樂無興趣無慾望
個人家有一個資產數十億,門也不出,吃也簡單,整天睡,醒了就電視...唯一最大開銷就是兩個兒子一年6.700萬的學費不含生活費...家姐叫他一毛不拔,乞丐身皇帝命
我都不知道怎說服他了,光這樣的作息遲早身體壞掉
有時去麥當勞坐坐,看著人跑來跑去,或聚一起聊天,也是樂事一樁
窮人富人?退休生活到底是什麼?每個人心裡大概都有自己的擘劃吧!....不過我看,比較幸福的家庭,大概就是那種爺爺有錢,兒子住家有不靠爺的單純工作不存錢沒關係但至少沒負債,及一對子女...彼此財富獨立,又相互照應的比較幸福....
這幾個月的生活,除了比預期忙碌,另外也發現開銷比預期大。因為有各式各樣的一次性費用,加上退休後開始有空看病,也會多花一些錢。尤其今年上半年股市大修正,大家難免都虧了些資金,要保持心情的淡定當然難度提高了些。除此之外,目前還在疫情期間,出國旅遊開銷完全省下來,一旦恢復正常生活,開支更會跳升。除非錢存到多得花不完,否則真的有心理負擔。
另外,投資理財花的時間還是比期望的多得多。畢竟存款有限,仍希望投資獲利能貼補開銷,這就讓你不得不花時間關注投資相關訊息,也可能得花時間"進修""研究",這些都會占掉不少時間。從某個角度來看,這與工作的耗時差異也不大。從這角度來看,別太早離開工作崗位還是有好處的。
差別當然也室友的: 每月五日沒人發薪水給你。你可能得時時關注每個月的金流,收支能否平衡,或者儲蓄的減損不至於影響你的財務安全。當發現投資收益不如預期,開銷又超乎預期,得想辦法縮減開支。但我發現,縮減開支這件事並不容易,因為幾十年來的生活與支出習慣有個慣性,很難迅速改變。總會盼望收益不夠理想是暫時的,過一段時間應會改善。
無論如何,未來要朝簡化投資的方向轉向才對,才能過輕鬆健康的退休生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