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畢業季的求職潮開始了嗎?

驫騳馬 wrote:

所以通常應屆畢業生應徵的高峰期正常是畢業
1個~1個半月後!
不是開始被逼著去面試
不然就是肝賣不掉



前幾天收到一個去年來面試過,但是嫌薪水低,待業一年後,今年又來了。

詭異的是,我們今年把初級工程師再細分成兩級,他去年面試我們給的薪資就已經超過較高的那一級的最低薪資,結果他今年卻應徵較低的那一級。

一年的時間把志氣都磨掉了嗎?還是玩夠了?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薪資很高...
仔細看一下薪資行情,原來現在人這麼辛苦啊⋯⋯
topnew0966 wrote:

科技產業 國立碩士生 畢業 首次進入 科技產業 給43k~50k



台灣難道只有科技產業和國立碩士值得一提嗎?

台灣每年的應屆畢業生絕大多數不是國立碩士。

台灣養活大部分家庭的也不是這些科技大廠。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驫騳馬 wrote:
我說說我個人經驗談通...(恕刪)


台清交成(學生)只會去半導體公司?

這未免太幽默了吧!
對這四所大學誤解如此之深,也是少見。

hillside wrote:
台清交成(學生)只會(恕刪)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那種工作環境。

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強調自己是台清交畢業的。

除了台清交、科技業、國立碩士、慣老闆、猴子香蕉…腦袋貼滿一堆標籤,沒有其他可以說的嗎?

這幾年數位金融與雲端服務其實吸納了不少優秀的人才。之前在一家公司擔任軟體工程顧問,leader 還是 MIT 的博士。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Ricado wrote: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那種...(恕刪)


贊同。

老是將慣老闆、猴子香焦掛嘴上的人,
都不知同輩早衝到五百里外了。
Ricado wrote:
這幾年數位金融與雲端服務其實吸納了不少優秀的人才。之前在一家公司擔任軟體工程顧問,leader 還是 MIT 的博士。

台灣優秀人才很多,尤其是某幾類產業,可以說30%的產業創造了台灣70%的GDP,但是有70%的人不在這30%的產業裡。
每每看到某職場論壇的留言貼文好多版友年收入300萬,實際上主計總處公佈的國人年薪超過一半的人年收入不到60萬,大部分人在國內生活痛苦值是很高的,尤其面臨疫情+通膨的現在。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那些比你聰明的人往往比你想像的更努力,也就是某些人會覺得即使我學習和工作很努力,但職位和薪資就是不上不下、載浮載沉。
我個人是選擇到海外工作,才發現原來有很多台灣的大型企業佈局海外,工作環境、薪資和升遷都比台灣好得太多,而且競爭的激烈程度不像台灣,我們國人的能力其實超越很多國家,只是因為疫情卡在國內互相廝殺,被高壓低薪的工作綑綁。
如果個人和家庭狀況允許,主動出擊尋求海外工作其實並不困難,而且並不是出國工作就一定要多益八百九百的,有些地區是看專業不看語文能力。
可能還沒
有些人會畢業後完成他們想完成的事情
所以7月才有可能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