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這是完全不同的教育。個人工作上曾經與成大,交大合作過,自己也接受過交大教育,因為有經驗,所以讓自己的小孩去讀台科大,雖然也考上成大,但他的同學都去了成大就讀。
當初想法是讓小孩先接受技職實務教育4年(因為高中讀的是一般高中),到碩士,可到台大接受理論基礎教育2年。
其次是自己曾經住過校,知道學生宿舍生活很容易被同儕影響,以及浪費太多的時間在不必要的洗衣上,整理宿舍,清潔等,幫小孩節省這些時間,住家裡,選擇通勤,也是考量之一。
第三是北部的資源較豐富。
所以進入台科大,鼓勵小孩多去接觸全台第一名技職學生,因為台科大有的學生,成績不怎麼樣,但在實作部分卻是全台第一,也有的具有國際比賽得獎,這是經驗,也是大學理論學不到的,也接觸不到這些人。
同時小孩的優勢是高中理論基礎好,這是高職生不足的,所以可以相互學習。現在台科大的學生,有許多也是來自一般高中。
當然也鼓勵小孩跟著教授去外面接案子,幫忙設計,提早接觸商業層面思考。 打下實務基礎。
讀台科大的好處是台科大與台大的圖書館可共用,拿台科大的學生證即可,同時也可以在台大,師大旁聽或是選修。當初小孩有的選修課程是選台大,師大,台科大也是承認。這三所學校都很近,台科與台大只隔一條馬路就到。所以小孩經常到台大借書看,充實課外。有時假日都會在台大圖書館看書,有時也會在台科大圖書館。
當然也有台大的學生,跑到台科大。目的都是一樣,技術與理論都必須重視。
在學所接觸,範圍就不會是單一只有台科大,透過學生交流,更加認識自己所學。
畢業前向美國申請了專利。在進入台灣大學後,美國專利終於下來了。
其次是台大對於台科大都有保留直升的甄試名額,只要在台科大成績都保持前3% ,基本上錄取都不會有問題,我的小孩就是如此。 當時也有申請清大,成大,也都是被錄取,最終還是選擇台大。因為北部教育的資源較多。
剛開始進入台大碩士班,說實在小孩覺得台大的同學理論強,但實作有待強化。
碩士班的兩年中,強化理論化,配合實務基礎,跟在教授旁,在外面接案子,同時也協助教授,將以前學長論文留下的問題,協助解決,用一年的時間,在美國學者的實驗驗證之下,接受了結果,終於解決了。
畢業前寫了一篇論文,上了國際期刊。
現在已在全球前十大企業公司上班了。
其實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都要同時並重。台科,成大 都是不錯,但不要太偏重一方。同時英文的聽,說,寫很重要,在台科大的四年再加上台大的2年 ,都不曾間斷地,上線上英文。
總之,學習不要侷限在台灣的書本。
做家長在背後支持也很重要。忘了一點,就是台科大只要成績保持前6%,直升台科大碩士班也不是問題。算是保障名額。
不論是台科大與台大的教授,基本上都要學會適應,小孩曾說這兩所教授對學生都差不多,自己要懂的發現問題,要問,追根究底很重要。如果真的要比,臺科大教授會比較照顧學生。有的台大教授是放生,其實就是自己要懂的問,要不然教授會認為你都會,畢竟進台大都有一定的實力,有的教授就開書名給你,自己找資料。
有的學生會抱怨教授,教授也會認為有的學生,基礎太差,死背,不夠活。(畢竟有的是靠補習班上去的)
所以小孩上課,會認為教授教得太淺,有跟教授反應,教授也是沒辦法,因為大一,來自不同的學校,水準不齊,需要調教到一致,要不然後面會跟不上。所以就讓他去旁聽大二的課程,提早接觸。到大二就鼓勵小孩去當教授的跑腿,幫忙整理資料,協助教授,開始接觸台科大碩士班的學生,同時也嘗試幫忙,到大三慢慢踏入接案子的領域,從幫忙到可以獨立完成。
這些台科大的碩士生也有的是來自其他大學的,所以也了解這些大學的資源與其他問題,也是為什麼最終選擇了台大。(台科是希望他留在母校,但我是希望小孩多到外面接觸 ,視野可以更寬廣)
當與高職生混合,心裡要有準備,剛開始的實作挫折感會很重,看同學操作很簡單,自己什麼都陌生,但久了就會追上。
小孩最後也是佩服那些比賽的高職生,技術真的沒話說,寫程式也很厲害,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
有聽小孩說,台科大大都是高職生,弱點在學術理論,強項在實作。所以會讓一般高中也進入台科大,就是希望透過互動,競爭之下,改善此問題。高職生也很清楚,有的也很努力。因為要上碩士,理論基礎要有相當深度。
有時台科大找不到答案就會跑去問台大的教授,同時台大教授回答不滿意,就跑去找臺科大教授討論,在台大做實驗,出問題,有時也是回到母校台科大尋求協助,利用台科大的資源。有時實驗,台大沒有的材料或是不夠,就回去找台科大。有時台大教授也會協助幫忙找尋外部資源。包含高速電腦要進行模擬運作,被其他同學用了,也是如此,畢竟與臺科大教授熟,兩校資源互助的優勢就顯示出來了。
因為都在隔壁,所以早上,下午都會在這兩校串門子,很方便。用餐也是。
記得要讓小孩多接觸原文書,看習慣,在閱讀速度順暢後,找資料更快速,對將來寫論文有幫助。
最近在投那幾家年薪幾百萬公司的履歷,很現實的是實驗室有些從非前4大洗上來的連受邀面試的邀請都拿不到

所以不要以為你洗上前4大研究所就一片光明,如果你真的想進那幾家,血統純不純滿重要的,至少大學碩士都是前4大而且你的成績還得不錯(除非你特別優秀或很欠人)。當然如果沒此打算或志向能洗則洗退而求其次還是能找到不錯的公司。
如果我們不是那種特別有人引導或知道自己想幹啥的人,科系都還不錯的話能進前4大就進前4大再說,能進前4大還不錯的科系而不進但認為以後碩士再來洗前4大,你可能會後悔~
其實電子、通訊、資工都不錯,但個人認為資工這幾年以培養太多人才,再下去可能會過剩,因為現在的小孩10個大概有超過一半不管自己成績好壞都只想念資工


所以,不要想太多有沒有的,在科系還不錯的前提下挑選目前台灣最好的學校排名(指率取的難易度,而非啥狗屁的企業最愛排名),因為這3個系未來都是有機會進那些年薪幾百萬的公司,但學校會是個現實的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