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技術工很不如辦公室工作人員

Ha琳老爸 wrote:
內外勤各自的不可取代...(恕刪)
你說的是沒錯,只是也不是每家公司都會這樣做,我換過不少公司,也從內部加工設計後走出外勤維修,目前只感覺做技術工難比做文書的好
就如我目前公司在招人,在求職找一位倉儲跟廠內機械加工設計人員(就沖床),同樣無經驗也同樣可開出26~30K,如是你會選擇那職位
以上就我無意間看到的(也發現我公司內勤年終還比我外勤還多一倍以上😓,也只有無言下繼續再做而已),而不是想換工作,畢竟我目前工作不需加班還有3XK薪算很不錯,因還有自己另外有自己時間去做別的事來賺收入
只感覺好加在我早點知道讓我早點退出技術加工的工作,就一周只有休一天,其它時間都賣給公司了,薪資還不如我目前外勤維修工(就我公司沖床設計人員就因以上問題才走人的,天天加班薪領的跟我比多一兩千元),也感覺真的技術工沒價值
449828 wrote:
最近換了工作,做一些(恕刪)


1.你有辦法用一張紙,一支筆,一台電腦,替公司省下數百萬元的稅金,省下數百萬元利息,省下數百~數千萬元的進貨款,賺到數百~數千萬元的銷貨利潤或賺到數百萬元補助款,這些都是內勤人員可以做到的
2.內勤常需要把工作帶回家做,而且是做白工不領加班費的
3.還有一項很現實殘酷的現象,內勤人員幾乎是專科以上畢業(現在辦公室人員幾乎是大學以上畢業),聽你形容你只有高職畢業,你在職場上的優勢就低於內勤了,畢竟台灣還是很看重學歷的

職場環境並不是你形容的內勤人員待遇高於技術工,我看過很多公司的薪資冊(至少有200家公司),普遍來說幾乎是現場人員的薪資高於內勤人員,內勤人員只有少數幾位是領高薪的,因為這幾位是要扛成敗責任,常替老闆做決策
空戰奇兵8 wrote:
1.你有辦法用一張紙,一支筆,一台電腦,替公司省下數百萬元的稅金,省下數百萬元利息,省下數百~數千萬元的進貨款,賺到數百~數千萬元的銷貨利潤或賺到數百萬元補助款,這些都是內勤人員可以做到的
2.內勤常需要把工作帶回家做,而且是做白工不領加班費的
3.還有一項很現實殘酷的現象,內勤人員幾乎是專科以上畢業(現在辦公室人員幾乎是大學以上畢業),聽你形容你只有高職畢業,你在職場上的優勢就低於內勤了,畢竟台灣還是很看重學歷的

職場環境並不是你形容的內勤人員待遇高於技術工,我看過很多公司的薪資冊(至少有200家公司),普遍來說幾乎是現場人員的薪資高於內勤人員,內勤人員只有少數幾位是領高薪的,因為這幾位是要扛成敗責任,常替老闆做決策...(恕刪)

1.這我就不太知道了
2.有沒帶回家工作我也不太知道,只是我有時做外勤的,下班後有接到客戶電話,有空也會過去看看
3.學歷問題,我是高職沒錯,只是感覺也不只是學歷問題,因像我公司內勤都是女性
看薪資是不太準的,因像我也比現場領的少,因現場工作人員是加班衝上來,才導致薪資會高,只是你說到內勤少數幾位,如現場跟文書來看,同階級來看,基本上薪資都是文書不比較低,只是內勤就少加班下,會比現場的薪資少,只是薪資少也不會少很難,如像我外勤維修工,一個月平均領34K左右,已離職的倉儲也是少加班平均一個月領34K,現場的技術員在加上加班平均一個月有36K左右(年資還比我久快三年),這樣來看現場的天天要加班,加多久就不多說,以這樣來看,我過去做的現場技術工,真的是最不得碰的工作,因時間花費最多,得到薪資沒多很多,再來年終也沒比我多,因我知道的,年終還看年資幾年下去算,最多才兩個月薪資(也跟我一樣),只會過去倉儲雖以離職,只是他領到四個月薪資才發現,公司愛的人是內勤人員,而不是外勤跟現場的,也感覺再來年輕人只會越苦命而已,也有可能內勤就常常接觸電腦,怕會上網來比較,或客戶第一接觸也是內勤人員,也多多少少會比較的關係吧
Mirage-Ulysses wrote:
以樓主這狀況(現在月...(恕刪)


「同樣放棄機械業八年時間了,反而買了田地跟自己房子」。

樓主已經窮則變,變則通了。有了田地和房子。愚者自己連田地和房子都沒有呢@@a

拿田地/房子/積蓄投入資本市場錢滾錢,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有百萬被動收入,難道不用時間累積嗎?你覺得不可能?愚者覺得可能。





說起理財,MU大不是六千萬以上的身價嗎?要怎麼做你比愚者清楚多了,我看板上跟你一樣身價的也不超出幾位,應該是你要出來教教大家才是。
CYH666 wrote:
「同樣放棄機械業八年...(恕刪)
這是我跳出機械業後,擺脫長時間工作下,另外找出入的,畢竟機械加工業讓我感覺真的是不歸路,因賺的錢也沒比內勤多,公司沒工作就優先會放無薪假,後也會優先被支遣,也可能是我運氣差只是遇到了也要面對

我因另收入穩定了,時間也多出太多,人也不可閒下來又我也還年輕,當然不影響另一份下再找工作來做,才發現現在還比過去金融風暴前玩的更嚴重,也發現我目前公司年終上差別,再來以上有些人留言也讓我感覺,很難回去過去金融風暴前機械業薪資還不錯時代,現在現場的底薪不算加班,有35K左右都算高薪了,只感覺以後年輕人更難有好的薪資,畢竟樓上有人說到學歷贏面比較大,另一份短短幾年所賺的錢,真的學歷是個重點嗎,理解.變通.經歷才是賺錢重點,其他就不多說了,畢竟也發現內勤雖都是高學歷,也都是會電腦可接觸到網路一些討論,也是給社會上人士看公司門面,同樣的現場就嚴禁使用手機也算玩封鎖的,就壞的消息事物傳在內勤就被壓下,社會上人事也不太知道
像如彰化地方正X.建X.美利X.明X上市上櫃公司,內勤人員可說個個都在比高,反而現場人員加班天昏地暗的,薪資才多內勤人員最多沒超過五千元,這樣有那價值嗎
我另一份就不多說,就跟投資理財有關,也算是有了經歷才有那些看法,也不算是人人可做的
CYH666 wrote:
「同樣放棄機械業八年(恕刪)




照道理,若要達到這理念,樓主目前最少該有7000萬左右可運用資金。

可買號稱保本 國內一金控出的商品 (但目前沒賣)

一個月大概配70x3900=273,000 若資金沒那麼多 可隨狀況遞減 但應該也要有3500~4000萬左右
(類債券型基金概念吧 空頭時 我就不知道它會怎麼配)

所以我覺得被動收入百萬 應對樓主及大部份人遙不可及

好像在一場不可能勝的戰爭 我會很想瞭解有什麼我不曾知道過的必勝之法。
台灣中小企業一直以來走的是代工
擅長的是節流,而不是開源
因此技工一直不受重視



我認同樓上某位說的
這情況早晚會翻轉過來
畢竟台灣已經走到不得不面臨轉型的階段
Mirage-Ulysses wrote:
照道理,若要達到這理...(恕刪)
這你看看就好,畢竟說那些事也不是人人可做到,再來目前有分很多種,什麼債券.什麼權證.什麼期貨這些還是建議別去碰,因說多好賺就只限於一些人而已
我走投資理財就等時機去投入,對我比較有幫助的就中美貿易戰,戰越嚴重有些地方會越有賺錢地方,這是要靠自己經歷跟理解來決定要不要投資的
449828 wrote:
這是我跳出機械業後,...(恕刪)

在臺灣 很多老闆的思維 員工跟免洗筷差異不大 技術工跟作業員是差不多的 只要有主管在就好 在北部人數多一點的公司都差不多 3W初頭 差別在於 請假好不好請 有沒有照勞基法走
slash410 wrote:
台灣中小企業一直以來...(恕刪)
早晚轉過來,只可說有多久時間可等待,說不定等到四十幾歲才遇到,到那時還有人要嗎,這才是重點

畢竟目前跟過去至少好幾十年都這樣了,就我爸年輕那時候才重點技術業,也做到退休了,再來目前2X~40歲內遇到技術工難有好的薪資,反而目前大陸那很看重技術工,除非台灣公司可擺脫大陸市場,沒擺脫大陸市場,技術工難好的薪資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