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u2 wrote:如果不繳回去, 自己...(恕刪) 其實我是想投資的,我的想法是月薪45000(投資10000+預備存款20000+生活費15000),最主要是想自己學會投資,因為自己一直有在研究
mars正義哥 wrote:各位大家好,小弟今年26...(恕刪) 我覺得你可以維持6000元/月就好直接跟父母親說那是貼補家用的(要讓父親也知道)錢自己存起來將來要結婚/買房/買車的時候,所有的花費就自己支出
亞P wrote:我覺得你可以維持6000...(恕刪) 其實長輩那邊,只要抓整數,抓一萬,就好。因他們會看在四萬五上,一直在那邊說不會存錢花費多,那就一半繳給家庫。講六千又在那邊囉哩八縮, 取整數基本上比較不會被講話。就很阿撒力說,一萬給家裡,其他還有其他打算,不管要進修或是投資,都是自己的。一萬給家裡不管他們怎樣用。這樣基本上比較能讓別人接受。總覺得有在賺錢,給幾千幾千,還不如收起來比較好。要不然等等水 電 家裡基本開銷都和當事者在那邊細算。煩都煩死
薪水跟你差不多每月固定寄回家8000其實家裡也不缺這點錢 但還是照寄當作報答養育之恩 也給家人穩定的感覺如果樓主有男/女友、學/信/房貸、多個保險等那花費勢必很高更甭說還要投資這種情況下拿錢回家當然有負擔!但以上這些花費我都沒所以給家裡8000對我來說還好
個人覺得這樣負擔有點高, 父母親不能用這種"孝親費"的觀念綁架小孩一開始出社會, 也是有每月給孝親費,但就幾千塊後來成家立業後, 就沒再給(當然也有先跟父母溝通過), 只有過節包一包比較大包ps可以看看這篇報導...https://www.moneynet.com.tw/article/8412
一開始說6000是存起來後來才說是家用有點遭薪水45000上繳20000雖然有點多 但15000也不過份吧這樣你還有30000可以存可以自由運用4樓說妳吃國家用國家 只是想說 這樣你基本上沒不用花到什麼錢又不是說 你不應該吃國家用國家 不需要這麼激動拉真的覺得20000太多 那就跟家人談談拿個15000對家裡也是很有幫助的
納蘭有個朋友常說一句話,不要用你的尺來量我的頭。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不一樣,各種判斷標準不一,沒必要別人說什麼就要隨之起舞。小孩對父母的互動是父母教育結果,這個結果是如人飲水,外人沒什麼好說的。孝不孝順 ?誰的標準?互動的人又不是網友,他們家庭的互動模式,干卿何事?換句話說,你與你父母的互動,只跟你有關,這是因與果的關係,公平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