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實這要回歸到台灣的低薪造就現在的問題,跟都爛了就怎樣都不會好,25年前師傅一天3000現在也是一天3000,誰想做?2.台灣老闆做產業只想拚現在搶現金,沒長遠規劃,同樣設備要更便宜的買貨更便宜的賣?競爭力來自哪?又是壓工資再來就偷料.3.沒長遠的眼光:能用人慢慢弄就不投資自動化,工廠就一直一道便宜的地方,環境保護不投資,造就沒競爭力,20年前我去德國學一台設備,人家到現在還是那一台設備,還是號稱業界最先進,設備只會更優但開發的價錢早攤完了,設備還是那麼貴.4,技術不值錢:一堆教改失敗弄出業界不需要的人才,然後又是職訓或業界快速養成班,幾百個小時養出一票人,又壓低業界薪水,沒實務經驗但能工作,這些人除了替老闆多一票低薪人工技術就是個可以隨時更換的香蕉,這樣能繼續有什麼開發有什麼新技術?當然就慢慢被淘汰.時代在變有些東西燴要更好的技術更方式,但台灣還是只要能把錢片近來舊式的心態.5.老人不值錢:技術需要傳承偏偏被認為是不適用的人力,技術斷層多的是,一堆人沒電腦就弄不出東西,沒公祭就做不出來,那以前怎麼弄出來的?
andy31313 wrote:如題在台灣 尤其科技...(恕刪) 薪5~6萬還不錯,中部很多多到數不完公司,傳統產業就算做滿時間,最多也4萬而已,普通3萬薪很多,這樣薪資現在年輕人誰會學習,老闆問題才是重點,反正老闆只想要東西賣出,不會去管公司內部技術,又幫忙賣出那人給他們薪資高就可穩定收錢,東西沒做出老闆不會在意,因是主管問題
整體來說,體力不堪負荷。我老公以前見人失業會說:”可以去學技術,有一技之長不怕沒飯吃吧啦吧啦。”他自己39歲去”學技術”(水電學徒日薪1500)沒幾個月,就窩回辦公室打電腦吹冷氣了(月薪三萬/公家雇員)。他原以為自己二十年來每天跑10公里,伏地挺身三十下加重訓,去做勞力性工作是小意思!沒想到腰痠背痛老命差點交代了。那種體力活我是一小時都沒辦法,我都是告訴待業的人哪裡有離家近的公家辦公室約僱缺可以試試。只要學經歷一般+好溝通聽得懂人話,就能勝任。要吃“技術”這一行飯牙口要很好!(或者小七那種千手觀音的萬能店員我也不行。我只能不被打擾一次做一件事…。)
lilice wrote:為自己二十年來每天跑10公里,伏地挺身三十下加重訓,去做勞力性工作是小 技術性工作並不一定是體力活,軟體設計也是不錯的,而且軟體設計還是有經驗累積的,這個產業有興趣還是可以投入,但年紀不大就要進來,有年紀的大都要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