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
其實傳統產業 很缺人的
如 水電 裝潢 土木... 不管你以前是從事哪種行業
45歲我覺得 重新再來 也還來的及 以上的產業 說真的很累 只要你不怕累
我想給自己2-3年時間 從學徒變半桶師甚至 師傅 都有機會
其實不用去甚麼職訓局 跟對老闆 跟對師父比較重要 頭犁犁 去做就對了
穿西裝也是一天 全身髒也是一天
有口才就跑業務 有體力就做粗活 肯當牛怕沒田可犁
先求溫飽再說 45歲了我想也有一定的社會歷練了
也許你之前一天2-3k 一個月10來萬 問題現在就是失業中
就算目前只能一個月賺個2~30K 又如何 先求有收入再說 工作沒那麼難找
在於你蹲的下去嗎?
但是要拚也要有「對」的人一起合作,我那群朋友,個個都在哎~~~工作如何爛、不想上班,想要
找出口、想要創業,但是當我的計劃已經開了頭,系統也完成70%,要他投入時,他卻抽不出時間
,又一堆藉口,其實就是人性:懶。
看來若要成功的執行一件事情,還是一個人低調的做好了,成功的機率高很多。像我這樣找比較好
的朋友一起做,跟朋友們高談闊論時,也可以反思自已、修正自已的計劃,但是現在計劃修正完了,
在跟朋友講,就顯得無關要緊,反而這種事情講多了,自已也懶,因為在等朋友們Ready,等著
等著也就跟著懶了!真的不如自已偷偷的躲起來做!下次別人問,都要講:放棄了!實際上是自已
偷偷吃三碗公!
自已努力規劃並實實在在執行,事實上還是不要跟別人講,這樣最好,成功機率也大,因為傻傻的
做,擇善固執,少了很多人的閒言閒語,也不會被左右影響,成功了自然好,失敗了也沒人知道,
也算賺了一次經驗。而且是為自已儲蓄能量與保險。
就像...............故事中的南北2個山頭寺廟的和尚,剛開始,2個和尚天天得要下山打水,很
是費時間,又辛苦,但又不得不做!後來南邊山頭的和尚,變成3天打一次水,三個月後一個星期打
一次水,再後來就不下山打水了。經過了一年多,北邊山頭的和尚實在忍不住了,怕對方是不是發生
什麼事,特地找了一天去南邊山頭寺廟拜訪,去找那個和尚,見了面後才知道,南邊的和尚,之前年
天打水回去的時候,都會花2個小時去挖井,剛開始挖的不深,所以每三天還要去山下打一次水,後來
越來越深,一星期才要下山打一次水,最後井挖好了,他就有很多的時間修練功夫,在也不用下山打
水。北邊的和尚則是日復一日的,每天都要花費3個鐘頭下山打水,回到寺廟因為累了,也就休息去了。
2人如此的一來一回,經年累月的努力與積累,最後就發揮出成效了!
我還是好好的、專心的、心無旁騖、低調的執行我的計劃好了,因為朋友裡也有人看袞,說你想得出
來,比你聰明的人早就想出來了,你還有得賺?聽起來好像沒錯,但是看看街頭上的7-11,難到多開
一家7-11你就賺不到錢嗎?看看周遭的大賣場,難道開了大潤發,家樂福就沒得賺了嗎?應該不會,
因為大家都在分食這塊大餅,當然不求新不求變,會被市場淘汰,可是連第一步都沒開始,又如何求
新求變呢?
所以朋友們有時會給鼓勵,更多時候會倒冷水,倒冷水的朋友不是不好,只是要少接觸,因為這是比
較屬於負向的朋友,偶爾做個警示可以,太常相處,就會一事無成,因為你也會受到對方的影響。
那麼綜觀起來,還是偷偷做最好、最適合,一旦成功了,也不要讓別人知道,就暗暗吃三碗公;其實
很像以前小時候唸書的時候,很多同學平常都表現的沒有在唸書,但是考試成績出來都非常好;所以
出了社會的我們,更應該如此才對!當朋友們都陷於中年失業時,我們卻屹立不搖。
而且越到中年後,越是看的多,越是感到做人還是要現實一點、真小人一點,常常幫了朋友或下屬,
很多時候是被反咬一口的,「一碗米養恩人,一斗米養仇人」這句話在我身上血淋淋的上演過兩次。
事不過三,我想還是獨善其身的好,偶爾賞一碗飯,被感激十來年,給他一缸米,卻人心不足蛇吞象!
切記切記!
至於悲觀,有朋友說我是五子登科,雖然銀子沒有非常多,但是安家是夠了,人生沒有了新的目標
與追求,年紀也有了,身體健康也配合年紀退化了,自然少了一些刺激與目標;朋友也說,你就剩下
最後一個里程碑,擁有自已的事業....................................................
聽完朋友的分析,確實是如此,那麼只好 二選一了,是要安安靜靜的退下來,還是再一次創造人生
的高峰,那就下回在聊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