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ji03 wrote:
要是相同工作有業務a,b
到要發獎金的時候
老闆給a兩個月給b一個月
當b問為什麼我領的比較少
老闆說我自由心證的
b不會翻臉走人?...(恕刪)
本來就自由心證 評估一個人 業績不是全部
如果有年終評分表 填分的主管就沒有自由心證嗎?
法官的每一個判決都沒辦法服每一個人了
再者 公司要的不是一個業績超強的人
要的是一個業績不錯(不一定要最好的)也會創新又可以帶動別人
甚至想事情都以公司為出發點的人
除了年終比較多 將來升遷的機會也比別人高
我向來很坦白的跟每個員工都是這樣說
員工還是都很拼的在工作 而且要求自己的全能發展
不懂的來問 我也很願意教他們
曾經有個員工業績全公司最強 而且比其它人強非常多
但是獨來獨往 會的不教人 有好的資源也不讓同事運用
常常計較一些小事 我直接請他離開另尋出路
18年台干 wrote:
倒是有一家公司KPI...(恕刪)
這是類 BSC 的管理,我接觸過 PDP,KPI,BSC,OKR,其實大同小異
KPI 有用,但它是輔助"管理"的"工具",不是把它放下去,公司就會成長。
好的工具要有會用的人用,誰稽核,誰回報數字,誰檢查,環環相扣。
本來1個人跑業務賺100塊,現在要多花 30塊成本去檢查 100塊是否真實有賺到。
為什麼?因為你是老闆,你不知道那真的賺了100還是只是帳面100,或塞貨100。
那就是管理有沒有到位了
KPI只是讓你對未來有個預估,產出未來的計劃。
根據KPI偏離與否,進行計劃的調整。
較正常的
今年KPI預計100萬隻手機,Q1數字一出來,馬上知道市場怎麼了,
立刻下修至80萬,馬上針對Q4進行準備。
比較樂觀的人可能是
今年KPI預計100萬隻手機,Q1數字一出來,期待Q2,Q3,Q4會成長。
比較嚴肅的人可能是
今年KPI預計100萬隻手機,Q1數字一出來,你下一季沒做到就回家吧。
很合理,公司為了營利存在,老闆為了賺錢開公司。
他今年想買樓、買牛、買馬、都跟你的KPI有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