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個最值得全家去的理由給您,就是小孩子能自然的達到母語等級的英語能力.不管在加拿大領到的180萬存得比台灣多還是少,在孩子開始學習語言時能有這個機會是非常不容易的,將來不管您的孩子學習任何的專業,多一個語言的專長,薪資就能硬是比同樣專業的多出一倍的機會,而且這時間大概也就六七年就夠了.天下的父母都是為孩子的,您的母親相信也不例外,有這麼一個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機會,用這理由去說服母親吧.還有就是出了國記得有空就全家回來看看家人,一年多飛個兩趟,親情無價,順便也解解母親思念孫子的心,就算多花幾十萬也值得.
樓主你好,我也是35歲,薪資也與你相差無幾,小孩1歲7個月大,但我的觀念是事業在成功,都不能彌補家庭的失敗,跟家人一起生活,才是我最在乎的事情,基本上家有兩老一小的狀況下,薪資固然重要,但若一起擺在天平的兩端,我會毫不考慮的選擇家人...
先說:只是個人意見。●你35,如果你真的想留在台灣,你必須要有計劃,什麼計劃?就是出國賺錢回到台灣的計劃。1、你的計劃必須讓你可以產生足夠的被動收入,既然你可以要更多薪水,那如何把這些錢建立被動收入,這是你要想的2、建立被動收入後,不夠。你必須還要有創新創業計劃,為你回到台灣後的後路佈局,別想著靠人脈,你我會有什麼鬼人脈,人在人情在,你在那個高階位子,才有所謂的人脈,不然除非你是大老闆或是你認識大老闆,但這種人脈一般人不會有3、你賴以為生的專業要重新評估,若在你將來的創新創業計劃中用不到,那你就必須盡全力養成另一個對你未來創新創業有幫助的專業(不是強迫你創新創業,而是你6年回來後,41歲,應該是找不到工作了,在台灣!)4、到國外賺的錢,要想盡辦法越滾越大,例如到中國,買房賺漲價,買低風險投資商品賺利息,我在銀行存100萬rmb,一年利息5%,我在杭州買房子,280萬rmb,出租並等著漲價,我在鍛練我的新專業,未來創新創業計劃用的著,我在開始建立國內外學術機構的連結,做為將來技術與專利的基礎使用,我用更多時間,發展多項一連串的、生態性的,創新創業計劃:提案書、計劃書、預算書、執行步驟、風險、收益,5、要慣徹執行,不懈不怠,而且要非常自律,一旦放鬆就拉不回;時間是越來越少,千萬不要被人催眠"活在當下",那麼就前功盡棄。而且我認識一堆得過且過的在外旅職人(就是長年在國外工作的人,在中國待17年,然後賺多少就花多少,有存一些錢,但是對未來就是沒計劃,中國相較算高薪的工作,能做多久就做多久,家人沒接到中國去。我很好奇,所以他的人生就是這樣嗎?6、你說到的家人,誰沒有?!你只要有計劃,貫徹執行,而計劃是可以期待到來的,那麼就去做,而不是用這些家庭、親情、老婆、媽媽有的沒的一堆理由,綁架自已,因為不是為了自已,而是為了下一步。7、小孩成長只有一次????你自已的生命也是單程車票啊!也因為大家的生命都是單程,有去無回,你更要抓準時間,如果35~40可以做好準備,40以後小孩的成長就不是成長?就不是只有一次?那時你已經穩操勝券了加油吧!我相信你可以做出好的判斷!
男人當然是以事業為主.一個人先過去,熟悉後再考慮是舉家過去還是另外設想,畢竟沒有確定能不能適應.留在這裡以後大概不會有那麼大的提升,出去的話會有無限的可能和機會.本人二十年前也面臨和你一樣的抉擇,我決定出去,不是因為薪資,是為了給自己機會.事實證明我是對的,本人五十歲退休,遊遍世界,財務非常自主,家人,父母都引以為榮.如果當初選擇安定保守,我想我現在還在辛苦工作.家人應該沒現在開心吧.可以的話,給自己一個機會.出國工作就是人生的second chance.過了就沒了.
如果老婆小孩可以帶去,就去。不行,就留下來。媽媽就要放手,自己的家庭還是最重要。出去了還是能回來,眼界會不一樣,但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出國日子苦一點麻煩一點還是值得的,尤其是一家人在一起的話努力是有目標的。日子不會比台灣舒服,要的是眼界和經驗。幾年後再看看要不要回來。
還以為是外派,原來是新工作,雖然說是能跑就跑但現實還是要說難聽的,結了婚就是一個家的誕生及...兩個人的死亡從此以後就是什麼你都得犧牲這份薪資有高到這輩子輕鬆衣食無缺嗎?跑半個地球移居是高風險的賭注,若沒辦法做一個月的工賺當地半年的生活費不要貿然亂跑高風險高報酬,你這個風險高但報酬....人家為什麼要找個"新人",還是半個地球外的,你要自己在面試中觀察若不是年薪千萬級別的,當地....絕對不可能找不到代替你的人也許這是難得的機會,但一旦結了婚你就失去了選擇的權利還有,除非小孩是各國到處跑的,不然往國外的小孩眼界不會比在台好的語言也是,英文好有什麼用?中文比英文更難學,英文不好花個幾年待西方就速成了講更難聽的,多數的網民都是工作出不了國門,英文又幾年學不好又想把責任往外推所以再爛的垃圾都能講成機會,這些都是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