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135cb750 wrote:
傳統軟體業是不易賺錢
但依附電子業的韌體,尤其是Andriod系統開發(不是APP)
我司的客戶有西班牙俄國,土耳其,南美,更不用說美國
有些國家Andriod工程師薪資較台灣高,所以有些國家的客戶願意給台灣軟體開發
台灣不注重軟體啦
做韌體的話被硬體的人瞧不起 做的比較累 拿的比較少 升遷機會也較差
如果接國外外包的話 那就是跟印度人搶飯吃 價格很難拉得很高
所以不管是哪一種模式都不能算好
長期重硬輕軟的結果就是這樣
沒辦法轉型的
emeryville wrote:
台灣不注重軟體啦做..做韌體的話被硬體的人瞧不起 做的比較累 拿的比較少 升遷機會也較差
如果接國外外包的話 那就是跟印度人搶飯吃 價格很難拉得很高
所以不管是哪一種模式都不能算好.(恕刪)
在系統廠的話不會.你可以看手機業者的硬體和韌體行情
我學弟和我都是電機系畢業,都是走韌體,他在HTC做VR,我走電腦週邊順便兼硬體(數位相機/平板)
國外外包的話,因為我們是賣客製化Andriod平台的事務機,電子和韌體都有,這是印度業者比不上的
如果一般數位硬體行情有這麼好,我們為何要轉做韌體?
一般中小企業,硬體職缺不少,但在現代化IC整合度很高的時代,一般數位硬體工程師薪資並不好
相反的懂底層的韌體工程師,來源本來就不太多,一般是資工,少部份是電機/電子
我們一代1990年代畢業的私校電機電子人,不少是在系統廠(當時是主機板相關產業)做硬體居多
但後面畢業的前幾名大都往IC設計業發展了
paul_1116 wrote:
這篇報導部分內容:
時任偵九隊警官、現任富邦金控資訊處處長的李相臣說,當時他偵辦劉邦友血案,用當時的電腦速度光是跑一筆通聯紀錄就要56個小時;結果求助時任高速電腦中心主任的張善政重新撰寫程式後,把過濾時間縮短至26分鐘,現在回想當時就是在用大數據辦案。
哇!這就叫做大數據,其實就是程式優化加上資料庫搜尋而已啊
把這個硬拉到是大數據的應用
只是騙騙不懂的民眾罷了。。。...(恕刪)
是呀,现在战场上一颗核弹可以杀人,两万年前的人猿拿一颗石头也可以杀人,现在回想当时的人猿原来就是用核弹战争。

和所有经济体一样,台湾有强的地方也有弱的地方,但重点是我们需要看清自己,而不是用话术让自己感觉良好。
一般每天处理的数据大概在TB到PB级别才能称为大数据,至少也得几十TB一天,1PB=1024TB,1TB=1024GB,1GB=1024MB。这么大的数据量传统的数据库比如根本处理不了,必须要用新技术处理。
三十年前全世界每天产生的数据恐怕比不上今天一家中国二线互联网公司一天的数据量。
而构成大数据技术核心的Hadoop技术,则是2008年左右才第一次被雅虎应用,之后在Hadoop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其他关联技术,真正在美国普及大概是2012年之后。在全世界普及(其实就是中国普及,其他国家没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也不需要相关技术)大概是2014年之后。
所以某位朋友说三十年前就有人在搞大数据,我想他说的大数据和我们说的大数据恐怕差了几千乘以几千个等级,今天可能一台家用电脑就能搞定他说的三十年前的计算场景。
至于人工智能更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就拿人脸识别,首先要有数以亿计的人脸面部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模型,并用更多数据检验优化模型,人工智能离开海量数据就是鱼离开水。所以某位朋友说三十年前有人研究的人工智能可能在今天看来就是一个初学者练手的小demo。
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未来人工智能时代能玩的转这块的也就中美这样海量人口和强大互联网技术的巨头。其实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只剩中美二个玩家,台湾没人研究这块很正常,没有土壤,但是大陆有,所以普通人如果想参与未来尖端互联网技术发展,来大陆是唯一选择。毕竟在美国混的门槛比大陆高多了。
美國的頂尖科技大概比大陸進步10年到三十年!
先不談國防科技,太空科技,光是醫藥的科技,美國就 就比大陸進步10年以上。 人家在私密研究的時候,你認為人家在發呆? 認為只是嬰兒學步嗎?要不然怎麼能夠領先大陸30年?
一個醫药要從開始研發到最後推出都要經過10年到15年。 台灣的健保會有美國的藥,會有歐洲的藥,就是不會有大陸做的西藥。
之前有台灣的藥廠向大陸購買作西藥的基材,送檢結果發現通通不及格,被衛生署要求全面下架! 國防科技那不用講! 要學最尖端的科技要和世界最先進的接軌, 當然是到美國去啊。
要學新技術?還是要只是學舊技術,就看自己的決定。
畢竟美國在半個世紀前, 美國太空人 就已經登入月球, 這就足以說明他們的科技的展現。
………………………………………………
國內約有470萬人罹患高血壓,不過近來卻爆出大陸製造的高血壓原料藥纈沙坦異常,歐洲藥品管理局調查,6年前工廠製程改變時可能就含有動物致癌性原料,國內有6款高血壓藥品也使用,食藥署要求業者立即下架,並於1個月內檢收1400萬顆高血壓藥。藥師提醒,高血壓患者自行停藥會加重病情,如有疑問最好找醫生或藥師諮詢。
不同種類的高血壓藥適合的患者也不同。這次出包的是大陸製造的高血壓藥,歐洲藥品管理局調查「纈沙坦」這種血壓藥原料在6年前工廠製程改變時恐怕就已經致含有致癌的NDMA,台灣食藥署調查發現有6項藥品使用到這款原料藥,包含「生達」舒心樂2款、「瑪科隆」科適壓、「永信」樂速降2款、凡內共6款藥物的部分批號原料有問題。
hx135cb750 wrote:
在系統廠的話不會.你可以看手機業者的硬體和韌體行情
我學弟和我都是電機系畢業,都是走韌體,他在HTC做VR,我走電腦週邊順便兼硬體(數位相機/平板)
國外外包的話,因為我們是賣客製化Andriod平台的事務機,電子和韌體都有,這是印度業者比不上的
如果一般數位硬體行情有這麼好,我們為何要轉做韌體?
一般中小企業,硬體職缺不少,但在現代化IC整合度很高的時代,一般數位硬體工程師薪資並不好
相反的懂底層的韌體工程師,來源本來就不太多,一般是資工,少部份是電機/電子
我們一代1990年代畢業的私校電機電子人,不少是在系統廠(當時是主機板相關產業)做硬體居多
但後面畢業的前幾名大都往IC設計業發展了
我也待過手機系統廠啊
硬體官一堆 沒幾個兵
軟體則相反
高階更誇張
協理級主管一字排開
硬體五六個 軟體才一個
說軟體待遇比硬體好我是不信啦
至於你的外包
因為你有包硬體 或許價格比較好吧
如果純粹只是做driver, port BSP
那價格真的是不怎麼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