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460 wrote:
其實你要這樣看自己...(恕刪)
我還真的很喜歡玩土
可以玩整天不吃飯那種
玩土的時候就沒有強迫症的問題
也沒這麼嚴重,很多人什麼都不會擺攤賣水果賣菜不也過的不錯
不如去擺攤看看--旁邊順便賣作品
不時賣幾個作品--有飯吃--不求大富大貴---應該不難
我網址中的女孩常常得獎靠陶土吃飯,才二十出頭
如果有天份,不用苦熬幾十年
她笑說,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是賣作品賺來的。
大公司也經常裁員減薪--是有比較好嗎?
話說途中那個藍色作品,買一個回家擺也不錯
樓主知道這樣一個行情多少嗎?
豆蔻年華的烈火熱情---取自獨家報導
父親是三義著名的木雕家,自己卻在高中畢業後迫不及待投入陶藝界,幸運地跟隨地方陶藝學會會長,而能結識並獲得許多陶藝名家的傾囊相授,作品得以兼具各種不同風貌的技法與呈現。多年後再進入亞太創意技術學院主修陶藝創作,比起其他壺藝家,年僅二十二歲的黃佩儀除了有才氣與「入世」的不斷歷練外,更有學院與非學院交錯的薰陶為基礎,才能在眾多的陶藝家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年輕的柴燒金銀彩壺藝家,更能夠讓台北市長郝龍斌在她的作品上題字「佩儀加油!」。
開個小學生的陶藝教室也行!
自己開工作室、跑市集。
但她是女孩子,
有富爸爸疼,
全力幫助她走這條路,
百萬設備都買給她,
很多看似自由的創業者,
背後多半有一定的靠山,
才能如此的「任性」,
如果沒有靠山,不要學。
那位朋友是美術本科班,
全班學陶藝的,
出社會只剩她一個人繼續,
其他多半走不同行業去了,
若是去工廠工作,
待遇好不好我不清楚。
至於做麵包,
這行基本上很低薪血汗,
檯面上能光鮮的沒幾個,
不過說實在,超過三十歲,
也沒法挑工作了吧?
如果是回過頭,
去了解一下家中夕陽產業,
有沒有什麼能突破現狀的點,
搞不好你有機會當翻轉的第二代
也有朋友工作幾年後,
回到市場跟著母親學賣土雞,
才知道市場好好做,
收入勝過他以前的工作很多,
年輕人加上新思維,
開創不同的攤位設計,
增加一些周邊產品,
也是很不錯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