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以前連女工都賺的比一般人多!

現在的景氣並沒有不好,但絕不是隨便阿狗阿貓都賺錢以前op可以轉大錢,現在op都快被機器人取代了。相對機器人產業的人才需求就出來了,寫程式的,機械組裝,管線配置........太多了,只是op沒辦法去做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網路盛傳以前台積電...(恕刪)


這好像真的有

我老弟有個同學,高職肄業,在25年前就不知道怎麼進去台積電,薪水19K..

到現在薪水也才23K...但是先前的分紅都有分到,

現在也在竹北當房東,開雙B...準備要退休了....

至於在台積電做啥,我也不知道..25年前19K肯蹲進去實在很耐用..

當年的分紅,分一次打死一堆外面白領階級,碩士畢業可能要賺個5~6年才有那些錢
stephen yen wrote:



以前大部分電子...(恕刪)

這是真的,不過以前在T實在覺得身邊同事三~五年就換一台車很誇張
我只開國產車約七年前後換車,因為感覺車子狀況開始往下掉了,而且跟業務員協商一台換一台補差額感覺蠻划算的
話說,某樓說OP一年領300萬實在太誇張,景氣最好的那幾年(有分股票的),OP應該也沒有領到這麼好,不過有上面的一半以上是有的
想要退休 wrote:
台灣真是好笑的一座笑話島...(恕刪)

好笑的是50~60年代出生, 現在大約55~65歲這群人
仗著80年代經濟起飛現在站在企業高位, 然後思想沒辦法跟著時代與時俱進, 決策不出個鳥蛋來的人, 拖累這10年來台灣經濟發展

馬雲來台灣演講就說台灣要進步, 這些老企業家該退位交給新一代管理
企業總是喜歡談創新, 但老人能比的上年輕人嗎?
aderek wrote:
以前幾個電子業大廠,女工除了每月的薪水
就是等股票的發放!
那時誰願意去拼命讀書/或工作
一堆想靠股票賺大錢的!

後來物換星移/人事已非,海水一退,
一些選錯郎的才開始後悔!

真的!分紅費用化是2008開始,那一年就真的選錯人了,台灣整整失落八年。

還好前年選對人,從去年中起股市一直在萬點已經一年多了,出口也不斷成長。

http://www.trademag.org.tw/tradeweb/
2017年臺灣全年出口累計3,172億美元,較 2016 年大幅成長 13.2%
2018年1-4月累計出口金額 1,065億美元,較上(2017)年同期成長10.5%,
2018年4月單月出口267.3億美元, 較上年同月成長10.0%。

其實分紅費用化不是壞事,只是公司財報更加清楚,公司更難做假帳,股東權益更好,只有體質健全的公司才能存活下來。
你是想錢想瘋了嗎???還是窮瘋了???早期有那家公司會給生產線上的裝配員認股????所有公司只有現金增資時,才可能讓員工認購,而且認購的數量,全都由公司自行決定,職位愈高愈多....線上裝配員可能只剩幾百股可認購.....而絕大多數的裝配員都放棄
這十幾年來台股配合政策,幾乎都是配發現金股利或私募.....如果你知道有那家公司的女工有那麼好的待遇,趕緊去,別浪費時間01,幹個20年資歷後,你也可以等股票的發放......
aderek wrote:
以前幾個電子業大廠,女工除了每月的薪水
就是等股票的發放!
股票分紅費用化 搞死了科技業的競爭力 從此留不住人才

科技業的多數分紅紅利 都進了外資投資者手中
現在不時也有新聞報導 : 貨車司機、船員.....,月薪10萬以上。
房屋仲介還有5萬以上的......

輕鬆勝過一般行業,甚至軍公教。

你信嗎?
你的結論跟你的開頭完全相反,搞的邏輯很亂。

一開始批評分紅費用化,最後又說分紅費用化不是壞事 還舉例最近的進出口成績。
還夾雜錯誤的因果概念,如果2008年分紅費用化開始,那也是前一兩年就制定好法令,如果一年半前股市破萬點,那也是更早之前的前人打底,但也可能是某些人上台後的黑手操作。

peggydoggy wrote:
真的!分紅費用化是2008...(恕刪)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網路盛傳以前台積電..網路盛傳以前台積電掃地阿姨

薪水不漂亮 但是加股票分紅就比一堆公務員多很多

是真的嗎?
(恕刪)

假的
保全,清潔,餐廳都外包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