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業務獎金問題 想聽聽大家意見

都你客戶且每個月都很穩定
怎不自已開一間、自個賺呢
還是大股東及二股東有利害的地方你做不到
所以才要占個小股???

j82924 wrote:
當初說好每個股東出一...(恕刪)
tsai5059999 wrote:
我會自己吃下來 自己...(恕刪)


我朋友很穩定 因為做很久了 他每個跟現在配合的木材行都叫70幾萬 是配合設計公司 營業額都破億 至於我們玻璃行 開了二十幾年 有20幾間客戶(裡面有一半是裝潢的,所以客源很多) 生意都很穩定 才想說要嘗試別的投資! 您說的吃下來 因為畢竟是認識的 這樣一定傷感情 因為當初是因為大股東是貨車司機 二股東是裝潢老闆 我們就是我姐有會計底(木材公司項目相當雜)剛剛好三個職位 缺一不可 。
玻璃行我終究是要接班,但還是想要有其他副業,那如果我退出不要當股東 業務獎金是不是比較好談呢??
raptor168 wrote:
都你客戶且每個月都很...(恕刪)


因為剛生小孩 想說投一點在公司就好
而且大股東就是送貨司機 二股東對裝潢五金了解 一外以內!
j82924 wrote:
我朋友很穩定 因為...(恕刪)


你當員工 0底薪 頂多就是3-4萬合裡一個月

你算的都是穩定的成長

但你都沒算到我說的

股東之間利益

台灣景氣

資金周轉

人事鬥爭

我想路是長遠的 就自己衡量!!

你心裡就已經有個答案了 不是嗎?

後續就是提出才知道 其他的就不用跟網友討論了!!

免得沒完沒了!!

"朋友都做很久了" 所以有差你一個股東的業績 那不怕就是要你的業績 給你幾個月的紅利 就把你踢開了

30萬到100萬的股 頂多一年 我就可以把你踢掉 自己做
emeryville wrote:
分紅跟佣金請分開算...(恕刪)

獲利16、17%佣金想抽營業額6%是真的有點敢...
那公司原本的100萬業績有算佣金給誰嗎?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j82924 wrote:
最近和友人合開一家...(恕刪)


合夥的問題從這裡開始就出現了

如果有能力做生意還是獨資的好
抱歉討論串沒有細看。

個人經驗中,認為以業務業績內容來看,可以這樣解析:底薪由營業額來決定,獎金由毛利來決定(毛利會設級距,級距越高抽的趴數會跟著提高)。如果版主沒在自己所投資的公司上班,透過版主而引進的客戶我覺得比較像是抽佣(或者說是介紹費)。如果這些客戶每個月都會固定跟公司下單採買,或者說常常需要進行業務活動以維持客情,那大概就適合談每個月固定抽佣,否則通常就是給予一次性的介紹費(從客戶黏著度或是公司內部管理角度來看,都不適合談抽佣)。至於該怎麼談,各個行業都有其特性,我不敢多予評論,但是以16%的毛利率來看,木材行的毛利率的確是偏低了些(買賣業毛利率通常是以三成作為門檻,低於三成除非營業額很高,如批發業,否則很難成為生意賺到錢),所以抽6%真的是過高了。

其次,公司有法人的身份,樓主必須把公司視為是一個獨立的個人,公司的收入必須要視為是一個大水庫,而不會是某人的業務收入是負責承擔公司管銷,某人的業務收入是純業務收入。也就是說,除非客戶是莫名其妙自己冒出來,不是透過某個股東介紹而來,或者是聘用專任業務做業績經營出來的,否則就必須把抽佣或介紹費這類支出視為是一種常態性支出,股東們大家一起坐下來,把規矩制度給訂出來,這樣才是比較四平八穩的作法,股東之間,也才不至於因為這種利害問題而產生嫌隙。

最後,正常公司也真的都是在年底結算出年度淨利,再扣除掉盈餘提撥(姑且當它是公司這個法人自己的存款),還有剩下的,才會作為股東股利發放給股東。

所以,業務薪資、業務獎金、抽佣、介紹費、股東紅利,是一個公司裡各種不同的支出項目,先搞清楚它們的差異性,相信版主很容易就知道該怎麼其他股東提出來討論了。

j82924 wrote:
股東都是很熟的朋友...(恕刪)

就是很熟才要講清楚,最好白紙黑字寫下來。

30萬入股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就是很熟該講清楚的還是要講清楚,不要到最後連朋友都沒得作!
2/10 - 長腿秀英的生日! 9/22 - 舞后孝淵生日!
貓兩全 wrote:
抱歉討論串沒有細看。...(恕刪)


大大您好 我客戶是固定每個月最少有70萬 所以是固定都會有叫貨 本來我是要談營業額的6% 也就是做100萬 我抽6萬 15-6=9 萬給公司 如果我抽太多 那大大認為要抽多少合理 我只是想聽聽意見唷 感謝您分享!!
看樣子樓主似乎掌握大部分營業額, 但假使非常穩定何必與人合資
就自己開公司比較省事, 自己請司機會計, 以上粗略見解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