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傳統市場有二種,一種是集合式的公有菜市場,很大一片區域,裡面攤位是一格一格的,稍微有管理另一種是類似早市那種,某條巷道或道路就集合起來上百個攤販,沒管理,位子也是隨便搭的(爛木頭、招牌、帆布拼湊);台灣的傳統市場,二個字:髒跟亂,停車亂、攤位亂、環境亂,多數攤商營業的地方弄得跟南美洲貧民區似的。說句台灣最不喜歡聽到的,大陸的傳統市場都碼有管理一點,賣熟食的地方,員工都戴著白色的帽子,這好像是政府的規定;更別說,日本的傳統市場,乾淨+整齊。前面很多人說到,光是價格有差或是地點方便,就足以傳統市場生存下去;世界各國都有傳統市場或農夫市集之類的,傳統市場不會沒落,這也是一個地方的特色。不過,台灣人真的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環境跟品質,做生意的地方,環境要弄好一點。
Benson0121 wrote:自己本身在菜市場工...(恕刪) 以前客戶一個月可以有十幾萬業績~~現在有三萬就偷笑了市場放眼望去~一半以上都是店員~不然就補貨的在跑來跑去假日是比較有買氣些但以往阿媽帶孫逛市場的景象~~現在很難看到只能說時代在變但絕不會消失 這一塊是民生最直接的只是要做好萎縮的心理準備本來年輕人就不多 時間半夜兩三點 現在搞個一例一休 會想求職的直接被打槍要他接受只休周一 難阿...所以變成老的硬撐(但薪水不錯六萬多)只是工時從03:00~14:00都有....用健康換現金啦....
在這留言說不上菜市場的人真的有在買菜煮飯嗎?大賣場的豬肉都有豬腥味,菜市場買回來的就完全沒有,差別超巨大,真的很懷疑大賣場的豬肉到底怎回事,菜市場賣剩的拿去包裝嗎?賣場的海鮮更是沒有新鮮可言,光是煎魚就知道了,菜市場的魚買回來超好煎,賣場的支離破碎,還腥味重,雞肉也遠比不上菜市場的土雞好吃,肉腥魚腥雞肉水沒彈性,大賣場的生鮮區,我頂多去補個需要的蔬菜根莖蛋類或者冷凍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