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什麼時後,台灣的起薪竟然開始跟大陸比較了??

薩摩耶 wrote:
我只知道,軟體資訊..台灣的社會/企業給員工的信念就是,不可以不忠誠,待不到一年是萬惡不赦的感覺,待不滿兩年就覺得你穩定度不夠;再來就是千萬不可以變老,因為年紀大企業也不想用。.(恕刪)


看職缺種類,中小型電子業很很重忠誠,但是面對研發類這塊沒辦法套用,畢竟人脈中不一定有那麼多的專業人士可用

==========
我自己是40和45歲都還有辦法靠人力銀行換專業的工作

賺大錢養家養老婆 wrote:
大學畢業一個普通的辦公室文員.起薪大概人民幣4000
而特例是有一位陸籍員工.兒子屬於工科大學畢業.一畢業的起薪是12000人民幣(還是說這已經是正常水準了呢???)...(恕刪)


那個12000 已經不是特例, 如果是好學校電子資工本科系的, 那是常態了!

1360 wrote:
台灣怎麼變這樣?雖...(恕刪)



韓國最好 韓國最棒

亞洲第一強勝 就是大韓民國

台灣只會cost down
大陸只會1%毛利
低薪員工都是活該
反正兩岸上層階級 有的是錢
韓國是政府會扶持幾個大企業.
其實方向是正確的, 跨國型的大企業才有辦法在世界競爭.
規模不夠大就怕會被併購

台灣反正就是反商的環境
政府做太多就是圖利財團

大家都怕被戴一頂"圖利財團"的帽子

台灣為什麼只會cost down?
企業幾乎都是利潤低的代工

大陸為什麼1%利潤都做?
因為代工, 或者生產一些低端的東西, 大家都會做的東西客人不跟你比價格不然比甚麼?

像鴻海全球到處設廠投資
很多地方政府提供很多方便, 租地免費, 出口商品的機場海關給你快速通關的方便
這些在台灣都是圖利財團, 憑甚麼土地便宜租給財團?
所以台灣沒有甚麼企業投資
所以台灣最好是靠勞團去提供工作機會

對岸的中國大陸為什麼經濟快速成長
因為招商很重要
政府為了招商給了很多便利
90年代台灣的布鞋代工廠去福建設廠, 雖然現在都移去越南了.
但是至少在福建培養了一批人才, 這些人建立了很多本土的知名品牌.
union0 wrote:
大家都怕被戴一頂"圖利財團"的帽子


不是怕被罵「與民爭利」嗎?
財團基本把一切包了,是比南韓好些罷了。南韓財團連炸雞攤子都想攏斷,逼得小民無處可走。


台灣為什麼只會cost down?
企業幾乎都是利潤低的代工
大陸為什麼1%利潤都做?

老闆是奴工出身,要它自立門戶,他死都不敢,就怕得罪原有品牌客戶,就是「奴性過強」啦。

大陸政府會不計代價扶植它自己本土企業,土地、稅、基礎建設、、、免錢。
最近才冒出來的CNC,以前是搞近洋水產品(魚蝦肉加工)的,旗下200隻近洋漁船。忽然間打掉重練,改做平板、筆電代工,仗著和江蘇政府關係極度良好,短短5年間現在產量即將成為世界前五強,威脅到和碩。這一切,照理都違反WTO,政府給自己人不公平補貼,可列入惡性傾銷制裁名單。不過仗著人口15億的市場和核子彈撐腰,世界各國政府拿它根本沒辦法。另外對於蘋果手機、歐洲日本汽車等公然COPY山寨,世界各國外商在中國境內告都告不贏它們,因為中國政府政策(法律)保護山寨COPY。這些賤招台灣根本學不了,一COPY就面臨歐美各國嚴厲貿易制裁。台灣理工科學生要買原文書每一本都幾百幾千元,大陸學生是PDF網路上到處下載,一切免錢(或以極小的$$加入網路論壇會員)。



【大紀元2017年04月27日訊】網上最近熱傳一張保時捷CEO的照片,Oliver Blume站在一部藍色的眾泰SR9前,這部最新款車被公認是抄襲保時捷Macan的山寨車。Oliver Blume皺著眉頭、癟著嘴,表情怪異。

union0 wrote:
台灣為什麼只會cost down?...(恕刪)


不理解为何台湾人发言喜欢夹杂英文、日文单词,看着别扭。

台湾人最喜欢用Cost down,不就是“降本”的意思吗?再说英文为母语的国家多用Cost reduction,很少见用Cost down的。
其實是台灣比大陸低

因為大陸工廠工作多半含吃住,台灣頂多供一餐,吃住自理

算上房租、交通、食物費用,台灣人能存下來的錢會比對岸少

alanchentw wrote:
不是怕被罵「與民爭...(恕刪)


山寨copy那裡都有,小小的玩,不會有人來告你,來告就收掉,反正是山寨,也賺夠了,
汽車要抄外型沒什麼鳥用,也就低價賣給沒錢的消費者,有錢人買品牌整車原裝進口,

要不要說那個大客機也是抄波音或空中巴士的?客機不全長那個樣子,
大東西賣的是品牌信用,還有後續的保固,抄襲山寨限某些小玩具,

早期台商也享受過那些什麼補貼優惠,後來那些留在台灣的台商,也不得不過去,
同質的產品成本差太多了,現在成本都高了,同樣那些低利潤的東西,手機平板什麼的,
XX省用什麼高科技補貼就可以賺到多少?
這個故事存疑,就算別的免錢,對岸人工物料成本年年上漲,真能賺到多少錢?
喜歡搶電子代工單,多搶走一點,連工人也一起拉走,反正那個利潤真的太低,
台商永遠做低利養大量工人的代工,早點收掉比較好.
臺灣起薪確實比大陸高,但是大陸的薪資漲幅比臺灣高多了,就已本人為例,2010年起薪是6000人民幣,現在是26000人民幣,我生活在大陸四線城市,估計一二綫城市更高。

翡翠湖 wrote:
臺灣起薪確實比大陸...(恕刪)


承認吧
中國沿海的薪資確實比台灣高
就財務人員而言,中國好一點的價碼年薪2,3百萬相當正常,
而在台灣,通常220萬就已經頂天了,而且能做的事情不多,
因為工廠也搬到中國去了,留在台灣的不少是低薪的"企業總部",
留個空殼跟銀行聯絡借錢用的。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