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在中油與麵包店的工作心得:毫無專業氣質,我甚至也對國營企業搖頭

泉源 wrote:
主題:在中油與麵包店的工作心得:毫無專業氣質,我甚至也對國營企業搖頭

之前在中油工作時,我赫然發現這家國營企業的不足之處,雖然自己只是一個基層員工,但是身邊的工讀生與主管普遍缺乏企業管理知識。他們不知道任何組織結構都有其侷限之處,他們甚至以為領導他人只需動張嘴巴即可,他們以為訓練員工只需要動嘴巴,一味要求員工即可,別笑死人了,如果這麼簡單,我不必念到企業管理研究所,如果領導他人這麼簡單,不需要特別研究領導理論,如果教育訓練這麼簡單,也不必特地聘請專業人士來做。直到我念了研究所才驚覺管理一家企業事實上就是在訓練我們的架構能力、界定問題的能力。在考上碩士的暑假,我詢問了中油人資處,我得知該公司只提供喪葬補助與育嬰補助而已,根本完全無進修方面的要求或補助。想想楠梓加工區的主管非常有心的到國立大學進修,好能為自家員工設計教育訓練與員工發展,這跟它差太多了!讓我不禁對中油這家鼎鼎大名的國營企業搖頭!

我家附近一家麵包店常常在徵門市人員,而在考上碩士的暑假,我決定到這家做做看,順便了解其運作。但在工作的同時,我恍然大悟,為何這家店在我離職後,仍然在徵人。這家麵包店的老闆女兒,本身是技職出身,根本沒研讀過企業管理,而她手下的員工也都是技職出身,只會對她唯唯諾諾,從來不會質疑事情。令我想吐!說真的,我不管你是學做麵包的還是什麼,管理經營一家企業真的不是會做蛋糕即可!會做麵包跟經營一家企業是兩回事呀!

我不知道台灣為何從來不會吸引外國人才,像是哈佛大學等等名校畢業生,但是或許現在我能推知吧!

知道了~

然後呢?
碩士又怎樣。中油裡面一堆國立或是留外碩博士,而且他們也不單單看學歷,是有考核制度的,妳真的這麼厲害有種爬到那個位子在來改變他吧,不要只會抱怨取暖。

泉源 wrote:
之前在中油工作時,...(恕刪)


樓主念了一些書有些想法算是好事,可惜看得不夠遠,

我來分享一些我念書經歷吧,也許對你有一些啟發,

話說我當初在念大學的時候,有一堂課大家都不太想聽,

就上課都作自己的事,當然我也不例外,

結果教授說:我知道我教得很爛,但是如果在座有人認為可以教得比我好,

請上來指導大家,結果教授講完大家就比較認真(因為大家都在說要給老師面子)

但是我卻不這樣想,我就因為教授那一句話,聽完他的課後,真的開始準備教材,

最終在考試前,我還幫班上大部份的人上了幾小時的課,學期結束後,成績單也公佈了,

因考試成績好拿個高分,在暑假前一天我把一些自編的教材送給老師,

還很感謝他說了那句話,自己才會有另一種想法,所以以後遇到問題我都會去解決他,

如果沒解決方案,那任何說法只是原因,甚至理由,對未來是不會有任何幫助,

這種觀念對我後來職場生涯幫助很大,我覺得念研究所不過是強化"自學"的能力,

我想每一位老闆都會希望你的下屬可以去解決問題吧!


你這席話,很認真吸引人想看出問題
企管系應該很多話想說吧



泉源 wrote:
之前在中油工作時,我...(恕刪)
看到+自己想=幻想, 幻想+感想=天馬行空

員工看得是點, 主管看得是線, 老闆看得是面.

做真的比想難阿!!!

下面是員工上面是老闆.

很多時候真的是只能順勢而為.

順勢而為精進自己,為下屬站穩立場.

對跟錯無絕對.





我也是再抱怨吧!!!

其實身邊可以抱怨的東西多到數不完

不如專注在自己可以做到的就好了
我看這樣好了
你去娶麵包店千金
然以發揮你的專長
幹點成績出來
讓大家開開眼界
不然每年那麼多企管碩士畢業
怎麼會不見什麼普遍性管理經營風氣的改善
樓主這樣的人才,戰國時代就有了,長平之戰趙國名將趙括是也。

相傳趙國有一位差不多與廉頗齊名的上將軍趙奢,多次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趙奢有一個兒子趙括,也讀了許多兵書。他除了讀書,還喜歡在家裡向客人演講兵法。趙括談起用兵的道理來,頭頭是道,所以賓客們都讚揚趙括精通兵法,稱讚他真是一個將門虎子。不知天高地厚小傢伙,真的以為自己非常了不起,自認為天下第一。連他父親也不在他眼裡。當時不少人都誇獎他,可是趙奢卻不以為然。他告誡兒子要多務實際,趙括的母親問趙奢為什麼,趙奢說:戰爭是關係到國家命運的大事,必須以極其嚴肅誆謹慎的態度去對待,而趙括卻把它看得很輕率,這就一定要壞事。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將白起進攻韓國,佔領了野王(今河南沁陽),截斷了上黨郡(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和韓都的聯繫。上黨的韓軍將領不願意投降秦國,派使者帶著地圖把上黨獻給趙國,於是趙孝成王派軍隊接收了上黨。兩年後,秦國派王齕把上黨團團包圍。
  趙孝成王連忙派廉頗率領二十多萬大軍去救上黨。於是,廉頗帶大軍駐守長平,秦國也派大軍向長平進攻。戰場經驗豐富的老將軍廉頗,根據敵我形勢,在長平調兵佈陣,準備與秦軍打一場持久戰。任憑秦兵挑釁,廉頗只是堅守陣地。這一下使秦軍犯了難,因為秦軍後方的補給線長,運輸困難,難以持久。兩軍對峙,時間長達三年之久,秦軍已經慢慢地顯出了疲態,前線的指揮官眼見即將不支,只好如實向秦王匯報。
  秦昭襄王請范雎出主意。范雎說:「要打敗趙國,必須先叫趙國把廉頗調回去。」於是,秦昭襄王派間諜攜帶千金賄賂趙國的權臣,並散佈謊言說:「趙將唯馬服君最良,其子趙括勇過其父,若使為將,誠不可擋。廉頗老而怯,屢戰俱敗,為秦兵所逼,不日將降秦矣!」意識是說:廉頗已經老了,根本不中用了,他哪裡還敢與秦兵打仗?因此只會死守,不會進攻!所以打了三年,還沒有打退秦兵。趙國如果要打敗秦兵,除非是啟用後起之秀趙括。這時趙惠文王已死,趙孝成王即位,趙孝成王對廉頗的堅守政策早已不滿,又聽信了謊言,於是撤換廉頗,讓趙括接替了廉頗職位。

  這時趙奢已死,其夫人請求趙王不要派她的兒子去長平。理由是其丈夫生前囑咐,說兒子只會吹牛,沒有實際經驗,把用兵打仗看得像小孩子玩耍一樣。而且當他一談起兵法,就馬上目空一切,好像四海之內,只有他一個人會打仗。這種人不帶兵倒也罷了,一旦帶兵,一定要打敗仗。趙王不信,趙母只好請求趙王,如果將來兒子打了敗仗,請不要罪及家族。
  公元前260年,趙括統率20萬大軍,來到長平,廉頗只好交出兵符,自個兒回家。趙括總共率領四十萬大軍,他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針。他下達命令:如果秦兵再來進犯,一定要迎頭痛擊。如果敵人被打敗,一定要馬上乘勝追擊,非殺得他們片甲不留不可。
  范雎得到趙括替換廉頗的消息後,知道自己的反間計成功,於是秘密派白起為上將軍,去指揮秦軍。
  然而,趙括只知紙上談兵,不會臨陣應變,那邊白起故意打了幾陣敗仗。趙括不知是計,拚命追趕。白起把趙軍引到預先埋伏好的地區,派出精兵二萬五千人,切斷趙軍的後路;另派五千騎兵,直衝趙軍大營,把四十萬趙軍切成兩段。趙括這才知道秦軍的厲害,只好築起營壘堅守,等待救兵。秦國又發兵把趙國救兵和運糧的道路切斷了。
  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連天,無心作戰。趙括帶兵想衝出重圍,可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談何容易。最後,秦軍萬箭齊發,把趙括射死了。趙軍聽到主將被殺,也紛紛扔了武器投降,四十萬趙軍全部覆沒。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長平之戰」。
這段歷史後來產生了成語「紙上談兵。」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泉源 wrote:
之前在中油工作時,...(恕刪)


台灣沒尊重過"管理"的專業阿

企管畢業的碩士?

管理的畢業在職場上蠻吃不消的
這是現實
很多都是去當業務

因為連我也覺得管理學完要幹嘛

台灣很多企業的主管職還是本科系的
然後再去補個EMBA學歷
當然你懂什麼叫EMBA我就不說了
彼得.杜拉克可以架構出自己的理論,但不代表他就有能力改變一個企業。
企業改造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那就像抽掉企業的骨幹再裝新的一樣,就算你
有最堅固定亞德曼合金,你的對象也要像金剛狼,命那麼硬才行。
莫說國內,國外公司倒下也是屢見不鮮,很多還是那個業界的霸主,
它們倒下或交出王座的前一刻,總裁的學歷、經歷、能力,無論哪一
面都很耀眼,直到接下這個燙火山芋為止。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