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ualwyy wrote:可是22k台币怎么可能雇到有经验,别说有经验了,就是略微懂点的人都不太可能雇到啊 看來大陸朋友不太了解台灣公司架構副總--富2代來的經理--畜牧系出身,空降來的副理--商係學校出身,馬屁來的課長--女的(大多小三來的,只會出張嘴),男的理工出身少之又少組員--大多理工出身課長以上沒一個了解理工,當然視技術為糞土,開22k台币還覺得浪費這種環境當然大多人都去大陸發展
皮日休 wrote:看来大陆朋友...(恕刪) 蛤?这样啊,看来台湾的老板比较追求高效产生利润的行业,不喜欢搞互联网产业。个人感觉,互联网行业应该扁平化好一点,不要有很多的层级关系,不然内耗成本很高,不利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快速发展。您一定知道,大陆人多公司多,各个行业都在拼了命的竞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效率低下和不专业的公司一点生存的希望都没有。😕😕😕可能台湾市场比较景气,没大陆那么大的竞争。
皮日休 wrote:...台灣公司架構...(恕刪) +1太貼切了...即使課長級以上不是用關係得來的,讓人也會這麼想,因為感覺脫節很嚴重(但並非指所有人)。連我知道的課長,明明是從基層爬起來的,開個會連怎麼作業的、機械作業的原理都不知道,品質異常會議時提出的可能原因讓懂基礎機械原理的人都知道不符合邏輯,違反國際規範的錯誤被指正須重工改善,還要求要品保做試驗,證實會出問題,直到拿出國際規範,還告知這是國際專業人士相關組織驗證後訂出之最低標準,公司不可能為這種驗證去買一堆測試儀器去驗證國際規範才閉嘴,這也許是公司文化吧,以前經歷過的2家公司,即使課長本身是大股東也讓人很佩服他的專業。這證明了一件事,不論能力強弱當幹部臉皮就是要厚,能夠更功諉過就是好幹部,不要臉的人更讓人敬畏。
usualwyy wrote:我知道啊,我感觉死...(恕刪) 新年快樂小弟幾年前在中關村搞軟件需求調研人員(大陸上市本土公司)差不多3萬/月(RMB)在台灣相關產業一樣的需求人員費用約3w5/月(NT)你就知道兩地差多少了目前回台創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