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舉例一例一休對自己及行業影響


akuei1018 wrote:
我在科技業上班, ...(恕刪)

一樣科技業,影響超大
以前加班換補休,今年起依勞基法給加班費
公司加班文化瞬間消失
那些以前很愛員工加班的主管,瞬間變個人,要求加班要事先申請,加太多班要列入績效,研究是否效率低落

多麼諷刺啊,一個一樣加班的員工,加班不用多花錢時他是寶,現在要錢當場變成草
職場真是人性考驗的好地方
我是在眼鏡門市上班的,在這個行業做了18年了,從來沒有聽過有那一家個人單店或是聯鎖體系的公司有按照勞基法走的,連投保勞健保都不是照實際薪資,大部份連年假都沒有,就算有,最多也是只有7天。月休5天,一天工作12~13小時,所以一例一休對我們這個行業(及大多數的服務業)跟本就是騙人的,希望政府單位能去調查一下。
如果連豬屎屋都影響不大了。
相信服務業的人事成本也不應該會有調整了...

豬屎屋真的是用命來換錢的工作之一~
關鍵字就是
本來就有照勞基法走的公司,影響幾乎沒有。

那到底誰在騙人?
因為慣老闆本來可以拿員工的休息時間來當作自己可以節省的成本,員工也習以為常了,

現在這個給老闆的福利拿掉了,當然就哭窮了啊。

sv83429 wrote:
我朋友,南部大醫院護士,顧病房的。

一例一休前:可以自己排輪休,以及隨便用自己的年(特)休假。
舊制她可以在一個月內的一個禮拜內輪休4天或再用自己的特休加上去,可以連放5天(當然是單位人數足夠,大家輪休沒有卡到的前提下)出去放鬆旅行,剩下的三個禮拜各休1~2天。

一例一休後:一個星期就是一定要放兩天,大家變成不好排輪休(有些單位甚至變成由主管排輪休),變成做二休一,做三休一,簡單的說就是要連續休2天很難。一個月就是固定輪休8天,但因為是輪休,不是固定休六日,所以有些月份變成會輪休到九天(由主管排輪休的單位更常遇到),多出來的那一天就強制把你的特休拿來補。這樣搞下去,輪休不容易連續休,特休變相被吃掉...所以新人年資淺,特休不多,根本無法請,要預備拿去準備被吃掉。

至於薪水....護士是領死薪水,她說目前沒影響。...(恕刪)


台灣的各行業,很多都「人力不足」,一個人當 1.5~2個人在操。

物流業、科技業、醫療業等等,都在「惡性循環」。


一例一休只是一面照妖鏡,

看大家願不願意去面對「人力不足/過勞」的問題。


至於那些藉機「漲價」的事,這十幾年來,

什麼藉口沒聽過呢 ??

xxxooow wrote:
等一下,哪裡有問題,
資方說,人事成本增加,要漲價
勞方說,強制休假,薪資4萬變2萬

看勒,是誰說謊...(恕刪)




找到盲點了



我自己感覺是沒差別、沒影響
我們公司是食品製造業,一例一休對我們公司的影響和應對方式如下。

1、六日原本常需要加班生產,目前調整成由平日常加班生產,六日不排加班。
優點:六日不用加班可正常休假了(假日加班是看個人意願配合)。
缺點:平常日常要加班晚回家,
總結:政府說的加班費會增加,我們看的到吃不到。

2、最近老闆花了兩百多萬買兩台包裝機,減低作業員需求。
優點:包裝效率提高。
缺點:作業員欲缺不補了,每個人的工作量變大。
總結:效率提升,工作量增加(因為機器跑很快,動作要跟上機器的速度),薪資還是沒增加。

總結影響:

1、公司商品目前沒有要漲價的計畫,因為買機器降低人力需求和控制六日加班所以不需要漲價。
2、休假有變多,但薪資整體沒變多,但一列一休後物價上漲,算起來反而薪資變少,薪資被物價上漲吃掉一些,
所以有假沒錢花只能關在家裡省開銷有意義嗎?!



一例一休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服務業,因為很多服務業都沒給員工一個月八天假,修法後就要給族八天假, 加上時薪從120元
調漲到133元,又不能以機器取代服務人員,台灣又是以服務業居多,所以物價上漲是必然的。

stuart1135 wrote:
消費者荷包縮水,消費能力變差(恕刪)


很多人話都沒講完 !!
依經濟學供需平衡來看,既然消費能力變差,消費變少,為什麼製造業或服務業要 "多請人來加班" 來生產過剩或增加人事成本?

我老婆,物流業,現再強制月8天,薪水掉了4K,你說有沒有影響?對我們這種低薪家庭,差4K影響真的很大

akuei1018 wrote:
我在科技業上班, ...(恕刪)

我待的公司是沒啥影響
因為本來就週休二日

不過...
附近某家很大間的公司
據說已有一票人準備烙跑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