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年青人戰老人 老人批年輕人


teshu08 wrote:
.30年前是1986年 應該是沒有電腦賣場這種東西

莫約20年前電腦也才剛剛進入彩色windows階段

根本沒有電腦賣場可言

換句話說30年前台灣根本沒有"賣場"這種東西


不對喔!
1983年台北市的中華商場,光華商場,每一家電料行都在賣仿蘋果二號電腦,
那就是正宗經典的電腦賣場,從頭走到尾都賣仿蘋果二號電腦、成品、半成品、零組件、
也有賣edu-80小電腦 和zilog z80cpu ,808*糸的cpu,
我是55年次的,73年在台北市讀電子科系,當年就買了小教授二號電腦玩組合語言!


終極書僮 wrote:
年青人批老人都沒留機會給他們
老人嫌年輕人不肯吃苦
到底是時代的轉變 還是這代得青年真的那麼爛? ...(恕刪)



不要單單從表面問題去看問題。
應該去看問題背後的問題。

這個老生常談的現象,
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同理心」
有同理心的「人們」才能創造雙贏,而不是二敗俱傷。

我是常常夾在「大主管&助理」中間的「小主管」,
感受最深。
蛇魯抱怨文,刪除吧

抱怨領二萬多,不如充實自已,走第二專長或其他

朋友早上10點,在工作時,忙的不得了,經過公園嚇到

我10點多再忙工作,一狗票年輕人,在公園【寶可夢】

國家的未來在那裡?台灣未來的主人翁在那裡?

怪老人嗎?

朋友在忙沒拍照片,附一張【北投公園的照片】

源自----迷你龍現身北投公園,玩家湧入 點這裡,有影片




終極書僮 wrote:
年青人批老人都沒留...(恕刪)


有興趣的人 建議讀一讀 當年26歲的李敖寫下《老年人與棒子》的全文 (http://histopolitan.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17.html) <----可惜現在26歲的年輕人已經不讀書 當然也寫不出這樣的好文章


1961年,時年僅26歲的李敖寫下《老年人與棒子》一文,
痛批胡秋原、徐復觀等拿著「莫須有的棒子」和「落了伍的棒子」的兩類老人
宣稱:「對那些以老當益壯自許、以老驥伏櫪自命的老先生們,我忍不住要告訴你們說:我們不會搶你們的棒子,我們不要鳴鼓而攻我們的聖人的棒子,我們不稀罕裡面已經腐朽外面塗層新漆的棒子。我們早已伸出了雙手,透過沉悶的空氣,眼巴巴地等待你們遞給我們一根真正嶄新的棒子!

時間真是殘酷,意氣風發桀驁不馴如李敖者也會老去!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e533LP.html

謹向 我敬仰的 李敖大師致敬!

記得 有一次他好像有提過 萬一他...身體捐贈台大醫院!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問題
那個時代輟學的人很多
像江蕙這種小學還沒唸完就要出來工作養弟妹的, 並不是個案
我們家就是射出成型工廠
放學跟假日都是在工廠當免費的童工
要忍受高熱跟被機器砍手砍腳的風險, 以及搬運很重的原料跟成品
(同業有很多只剩一隻手或一隻腳的老闆, 老爸常警告誰誰誰又被粉碎機捲進去)
那時代童工問題很嚴重, 但很少被提起
(我第一次進遊樂園是在研究所畢業之後)
每個人的父母都在現在看來污染嚴重的工廠工作
化學藥劑在那個時代是特效洗滌劑, 沒人在研究對人體的危害
粉塵誰在戴口罩
加班大家很高興, 因為表示這個月薪資又多了一點
那時的低收入戶不比現在少, 可以去調資料看看
買房仍是天價, 因為那時除非在北市, 買的房都是透天(也只有透天可買), 算下來並不比現在的公寓低
利率太高貸款的人不多, 所以存錢要存到五六百萬以上才能買, 存到時也起碼是四五十歲了
所以才有無殼蝸牛運動
不過那時沒網路沒電腦, 罵來罵去頂多也是小聚會時
獲取別人意見的來源只有報紙跟書店, 書店擺的都是成功學的書
社會充滿的是要努力才有收穫的氣氛
流行的歌曲是愛拼才會贏 (現在的話大概被吐槽到死)
整個環境確實是不一樣
kts wrote:
對喔!
1983年台北市的中華商場,光華商場,每一家電料行都在賣仿蘋果二號電腦,
那就是正宗經典的電腦賣場,從頭走到尾都賣仿蘋果二號電腦、成品、半成品、零組件、
也有賣edu-80小電腦 和zilog z80cpu ,808*糸的cpu,
我是55年次的,73年在台北市讀電子科系,當年就買了小教授二號電腦玩組合語言!.(恕刪)


大大應是正解
終極書僮 wrote:
年青人批老人都沒留...(恕刪)


20年前
雞排25元 一個便當30元 300萬就能買到不錯的房子 薪水約40000~50000左右

現今
雞排60元 一個便當80元 1100萬才能買到不錯的房子 但是薪水約25000~30000左右

這比率合理嗎?

以前的人早就該買該有都有了~

然後嘲笑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努力不打拼來的~
說當初他起薪多低多低的

重點還是以前的人都會年年調薪~現在做10年也不太會調薪

現在的老人 沒超過80歲,出社會後也沒過甚麼苦日子。
80-25=55年前,105-55=60。 民國60年左右出社會。
甚麼823砲戰、甚麼吃大苦的,都是吹牛。
更何況是70歲左右在狂領退休金的。
chen0043 wrote:
20年前
雞排25元 一個便當30元 但是薪水約40000~50000左右


我記得20多年前我媽在食品工廠工作, 最低薪資約 11000, 而且是要含伙食津貼跟全勤才有

沒買過25元的雞排 ...
你可以開一家年年調薪的公司

別說沒本錢

以前赤腳走天涯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